顶点小说网 > 幼稚园 > 第十章 复习音乐欣赏

第十章 复习音乐欣赏

小说:幼稚园作者:Crystal_Odala字数:1749更新时间 : 2018-03-27 14:21:08
  乐理考试就这样无奈地结束了,赵泽已经在依依和闪闪的考场外等着依依了。

  “去哪儿?”赵泽悄声地问道。依依看向闪闪。

  “去···”闪闪还没说完,在楼道里看管的阿姨们就说道:“考完了赶紧走!别说话!”

  闪闪赶紧往大堂走去,出了楼道便说道:“去琴房吧!去谁的琴房?我给你们讲讲音乐欣赏,明天考试你们稍微有点底,这次考试就考到古典(时期)。”音乐欣赏的期中考试是每个人交一篇500字论文,关于巴赫或者贝多芬。依依写了两篇,一篇给了赵泽,一篇留给了自己,都是巴赫的,在网上查的资料。闪闪也选择了巴赫,翻了几本关于巴赫的书,画出重点总结出了一篇1000多字的论文。最后差点没收不住尾···

  “好!去我琴房吧!”依依说着去了借琴房处,接了1302。

  “好了我们抓紧时间,我来给你们说你们听着啊!”闪闪翻出她整理的笔记以及复习范围。(因为老师最后的时候有画书,划重点句来着。)

  “格里高利圣咏时候*&%¥……要注意几点*&¥%#……文艺复兴时期重点是乐派,还有世俗音乐体裁……*%&¥¥#……”连着故事时期特点讲解的,讲着,还讲了重点。

  “最重要的是巴洛克时期,巴洛克这三个字源自于葡萄牙文,意思是菱形不规则的珍珠,有贬义的意思。因为这一时期的东西都是过于华丽过于奢侈,过分装饰的。音乐是刺耳的、大胆的,艺术是过于华丽、过分张扬的、大胆的。这巴洛克完美的形容了这一时期的艺术与音乐。当时课堂上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些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照片,有一个教堂建造的简直不能再华丽了,全是金的···”闪闪讲到特意解释了巴洛克三字的由来,因为上课老师讲解时闪闪就觉得这些解释非常好,牢牢地记了下来,讲给他们。

  “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是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

  “那个时期的键盘音乐为管风琴与古钢琴。古钢琴分为两种,拨弦古钢琴与击弦古钢琴。”

  “说到巴洛克就会想到两个人,巴赫和亨德尔。巴赫的杰出是他将复调的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他的作品被称为复调音乐的巅峰。而他被人们尊崇为西方、现代音乐‘音乐之父’。”

  “巴赫的成就非常非常多,他的声乐作品以及钢琴作品非常多,声乐作品皆为宗教创作。也许是他写的东西太前锋,有的人并不认可,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声乐学院指挥演出了《马太受难曲》才使人们重新意识到了巴赫音乐的艺术价值。钢琴作品数不胜数&*%……#¥,组曲&*¥%……”

  “他写的最少的是管弦乐作品,管弦乐作品中,最著名的为《G弦上的咏叹调》和《勃兰登堡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在欧洲管弦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对巴赫与亨德尔的评价:他们是两座高山,主宰了一个时代,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亨德尔,清唱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也是他在欧洲音乐史上做出最有贡献的领域。代表作:《以色列人在埃及》(异域风情感)《弥赛亚》(宗教,《哈利路亚》)《犹大·马加比》等。器乐作品有%¥*&……”

  其实闪闪没有时间讲的是,关于他们的故事。巴赫和亨德尔是那个时代的双子星座,同年出生,晚年同样双目失明。但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巴赫一生过的很凄惨,死时很凄凉,几乎无人过问。他甚至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的德国。结果两次婚有20多个孩子。巴赫一直对亨德尔很是敬重,很希望能够有机会拜望他。巴赫与亨德尔的家乡相距不足百里,在亨德尔回国前,巴赫曾两次专程去拜访了亨德尔的老母。亨德尔曾两次回家看望老母,都没有给巴赫留下时间见面,等亨德尔第三次回到家乡时,巴赫已经不在人世了。亨德尔的人生除了终生未娶,一直过得风风光光。客死他乡(英国)时,也被风光厚葬。

  生前受到冷遇寂寞的巴赫(1685-1750),死后才得以大放光彩。巴赫执着于对宗教的信仰,其音乐于是是内省的,是心灵的。

  “额···有点晚了,我先回去,我刚刚给你俩讲的,你俩晚上回去再看看书,对应一下,后面的也稍微看一下。听力的话,我回去给你们发一下,你俩听听。然后明天早上早点起,我再继续给你俩叨叨一下后面的!”闪闪看着时间不早了,得回家了,于是收拾东西走了。

  晚上微信群里:闪闪发了好多音乐,这些都是代表作品。音乐欣赏考试要考10个听力题。一道题2分。

  第二天一早,闪闪就一顿狂打电话把依依叫起床,依依又狂给赵泽打电话,匆匆忙忙的三人来到了琴房。考试时间是8点钟,三人在肯德基买了碗粥拿到琴房的监控死角(窗台)边吃边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