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等你在田园 > 第二十五章 田叔来访

第二十五章 田叔来访

小说:等你在田园作者:名流168字数:3995更新时间 : 2021-04-13 17:06:41
  
此时,王张氏一家人,已吃过晚饭,王张氏还特意点了一盏油灯。
大家心情十分的好,都闲坐在堂屋里,王张氏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聆听几个孩子,聊天逗乐,屋里不断的传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王张氏隐隐约约的,听到石头在院子,跟人讲话的声音。
大家闻声,连忙起身,走出屋外一看,原来是田叔。
田木根做好了晚饭,抬头看见,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可大妞,一直没回家吃饭。
于是,他就特意来到王家,准备接女儿,回家吃晚饭。
“哎哟,田兄弟,你来了,快请进屋里坐吧。”王张氏微笑着,走上前招呼田木根。
王健山,也快步走上前,热情的和田木根打招呼。
王宝儿也礼节性的,向田木根招呼了一声,得到娘亲王张氏的暗示,然后,她很识趣的,就钻进了灶房。
“王嫂,我家大妞在你家吧?”田木根笑呵呵的,和王张氏打着招呼。
“在呢,她在屋里坐着。”王张氏笑呵呵的说道。
田木根跟着王张氏,快步走进了堂屋。
堂屋的饭桌上,田木根就见眼前,杯盏狼藉。
王健山正准备收拾,清洗的碗筷。
田木根的心里已经了然,他就知道女儿在王家,已经吃过晚饭了。
大妞轻轻抚摸了一下,圆鼓鼓的肚子,笑盈盈的,和老爹打了一声招呼。
今晚,大妞在王家,又是吃白面肉包,又是吃猪肉,她别提有多开心了。
“王嫂,不好意思,我家大妞,在你家吃晚饭,太打扰你们了,真是谢谢了。”田木根有些尴尬的,他憨厚的,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的说道。
“田兄弟,你说这话,就太见外了,要说打扰的话,我们才打扰你们不少呢,你和田婶,经常帮衬我家,我都没对你们,说声谢谢的客气话。”
王张氏微微一笑,如三月春风,温暖人心。
她爽朗的说完,就暗示王健山,赶紧去灶房,给田木根添一副碗筷,让王宝儿,准备再重新炒几个菜。
但是,田木根说什么,也不肯留在王家吃饭。
因为,他在家已做好饭菜,而且,娘子也正在家里,望穿秋水的等着,他和女儿回家吃饭。
王张氏何其聪明,她当然也知道,田木根是担心,田婶独自一人在家,所以,王张氏也不好,过多的挽留他在家吃饭。
这时,王宝儿匆匆走进了堂屋,她手里还端着一大碗,热汽腾腾的骨头汤。
“田叔,田婶现在正怀着宝宝,特别需要添加营养,本来,我还准备,给你们送过去,现在,田叔你来了,刚好可以,带回去给田婶喝。”
“呵呵,这怎么好意思呢?王大嫂,你们还是留着自家喝吧。”田木根客气的推辞着,哪有客人吃完饭之后,还在主人家,打包回家的道理??
“田兄弟,你就别和嫂子客气了,你快快收下吧!”王张氏不由分说的,将一大碗骨头汤,不由分说的递给田木根。
田木根大囧,他笑容满面的,低头看着一大碗,正冒着热气的骨头汤,自然少不得又一番客气话。
站在一旁的大妞,她捂着嘴巴,笑眯眯的看着老爹呢!
然后,田木根咧嘴傻笑着,带着女儿大妞,匆匆忙忙的,走出了王家的院门。
这人情世故,无外乎一来二往,总是吃人家的东西,心里过意不去。
送走了田叔和大妞,王宝儿又走进厨房,当她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堂屋时,手里多了一个竹篮子。
竹篮里,装着一条新鲜的大草鱼,和一大碗爆炒肥肠。
肥肠,炒得油光光的,热气腾腾,此时,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上次,王宝儿从山上摔伤之后,多亏了刘猎户,想当初,王张氏上门求药时,刘猎户二话没说,立马找出了祖传的,专治跌打损伤的药膏,送给王张氏。
后来,刘猎户还特地,跑进了深山老林里,给王宝儿找了几味,专治跌打损伤的草药,让王张氏,给王宝儿敷在伤口上,他却分文未收。
当然,王张氏的内心,也一直惦记着,刘猎户的这份偌大的人情,却苦于自己,以前家里的境况不好,她实在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送给刘猎户。
可这份感恩的心,王张氏却从来没忘记。
做人,是要懂得感恩滴。
“呵呵,女儿真懂事。”王张氏满意的,连连颔首夸赞道。  
王张氏见女儿,让自已送一些食物给刘猎户家,此举正合自已的心意,王张氏不由的,夸赞着懂事的女儿。
于是,王张氏高兴的,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篮子,快步走出院子,给刘猎户家送去。
王宝儿见娘亲王张氏,已走出院门,她就一头又钻进灶房,将大哥王健山,捕捉的鱼,逐一清理干净之后,放进大木盆里,再往鱼身上,撒上稍许的细盐,她将鱼处理好后,明天就可以将鱼,拿出来晒成鱼干。
只要腌制的鱼,表面没发白和长霉点,那就是大功告成了,如果鱼干不受潮的话,可以保存两三年呢,这样,她就不用担心家里,以后没菜下饭了。
王健山在小河里,安放捕鱼网罩,每天,都能捕获到不少的新鲜的鱼。
现在,院子里都快晒满了小鱼干。
王张氏回家后,王健山和石头,已经回屋上床睡觉了。
只有王宝儿,静静的,坐在屋里等她。
王张氏一回堂屋后,就连连唉声叹气,然后,她将刘猎户目前的境况,对王宝儿大略说了一下。
王张氏说完以后,不由的,长长叹了一口气,甚至,还忍不住,抹了一把同情泪。
这次赶集,王张氏买了二块棉布,其中,有一块粉色的棉布,就是准备给二丫,做一件新衣服。
然后,王张氏把王宝儿,叫进自已的屋里,点上油灯,再用针,将灯芯挑亮了一下。
王张氏拿出小布钱袋,她将铜钱,全部一股脑的倒了出来,铜钱落在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是今天卖冬笋的钱。
桌上一大堆的铜钱,散发着黄色的光晕,王张氏都笑眯了眼睛。
王张氏以十个铜板为基准,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叠堆着。
“哇!娘亲,今天卖了这么多钱呢!”王宝儿惊讶的,差点尖叫出声,她赶紧捂住了小嘴。
等到王张氏清算完毕,总共是一千四百七十一文,除去买生活用品,所化费的九百文钱,现在,还剩余五百文铜钱,一个铜钱都没少,也就是说,上午卖出去的腌冬笋,包括客人试吃的,将近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王宝儿的小脸上,也扬起了开心的灿烂笑容。
她十分好奇的,稀罕的拿起一枚铜钱,对着微弱的油灯,反复的照着。
王张氏看着女儿,拿着铜钱,左看右瞧的,她觉得好笑。
王张氏浅笑盈盈的,嗔道:“女儿,这铜钱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就是一个铜钱罢了,你再看得仔细,它也不会多长出来一块银子。”
不过,王家在外面,目前尚欠了三十多两银子的外债呢!
这区区五百文钱,需要存留在家里,平时应急用。
万一,家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果然,本钱才是王道啊!
王宝儿看了看,王张氏手里为数不多的钱,她无比头痛,还需要赚钱养家糊口,自已任重道远呢。
唉,革命事业尚未成功,自己仍需继续努力!
王宝儿有一些肉疼,钱在口袋里,都还没捂热,就花费了不少。
但是,偏偏生活用品,都是极需要购买的。
王宝儿人累,心更累了,近来的生活都忙乱套了。
她紧皱着黛眉,她幽幽的,长叹了口气,自己只好再想办法赚钱吧。
王张氏原来以为,女儿腌制和冬笋,不过是,小孩一时心性,瞎琢磨出来的,现在却歪打正着了,这一次,真是让她们瞎猫,遇上了死老鼠。
王张氏却丝毫没有怀疑,这是王宝儿有计划的行为。
不过,这是无本的生意,无论怎么算,王张氏她们,都是会赚到银钱的。
现在,王张氏不得不对女儿,有些刮目相看。
王张氏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浓浓的笑意,她用布袋装好钱后,再放入一个坛子里,又小心的,放进墙壁的夹缝里。
看到王张氏一系列,奇怪的举动,王宝儿这才明白,原来娘亲王张氏,居住的屋里,有一处墙壁是空心,方便藏匿一些,贵重的物品。
古人的智慧,果然不能小觑啊!王宝儿不由的,大大感慨道!
这里的夜晚,没有现代,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好在古代的空气好,尤其是乡下农村,更是天然的氧吧。
吃完晚饭,王宝儿帮着王张氏,把碗筷清洗了一遍,因为,饭碗上沾了一点油腥,有一些滑腻腻。
她只好学着王张氏,在灶膛下面,抓了一把草木灰,冲洗几次之后,这才算真正干净了。
王张氏娘俩,一起动手清洗,整理灶房,效率果然提高了很多,才一柱香的功夫,灶房,就焕然一新了。
看着女儿一脸的疲惫,王张氏打发她,早早回屋里去休息。
王宝儿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准备上床,睡美容觉。
今天,她步行二十多里路,徒步到香田镇。
现在,这双脚,都快不是自己的了,王宝儿一边揉捏,轻捶拍打着大腿,一边哀怨的暗道。
王宝儿在屋里,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这一段时间,因为,忙着挖冬笋,整个人都快累趴下!
体重,也是呈直线式下降,在现代时,还有一些肉嘟嘟的手掌,都消失不见了。
唉,瘦得都快和赵飞燕相媲美了,王宝儿大大的感慨了一把!
突然,王宝儿想起穿越前,现代最流行的,就是尖下巴的美女。
大街小巷的美女们,纷纷去韩国动刀子,走到大街上,经常看到长得很明显的,是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美女,能戳死人的尖下巴,欧式双眼皮,苹果肌……
家里的铺垫棉絮,真不晓得用了多少年,棉絮都结成块,硬邦邦的,垫在身体底下,一点都不舒服。
床板也是硬梆梆的,跟睡在地板上一样。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换掉。
“唉,这棉被子,可真的好硬哦。”王宝儿不由的哀怨道。王宝儿在现代,喜欢家居用品,都整理的舒舒服服,这样才像过日子嘛!
等到下一次,到香田镇上赶集时,她迫切的希望,能解决家里,使用棉花的苦恼,估计,家里被子里的填充物,也能换上新棉花吧?
王宝儿无限的怀念,现代松软,洁白的棉被。
现在,家里的棉被芯,里面使用的是芦花,虽然,芦花具有一定的保暖功能,可是,远远不如棉被,盖得舒服和温暖。
而且,每次她拆洗被套的时候,必须把里面的芦花,都要清理出来,重新再换上新的,显得无比的麻烦。
生命若歌,起伏跌宕,声起声落,其实,我们都是歌者;浮华尘世,生命如茶,或浓或淡,需要用心去品尝。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我们无法把握未来,但是,却可以左右现在。
浮华三千,努力做好自己,红尘纷扰,我自安然。
素色年华里,展一卷心瓣,绽一世书香,不需刻意,不需掩饰,指尖温婉。一份岁月静好,茶韵氤氲。一眸低眉浅笑。拈一指流年,守一份安然,心,永远微笑向暖。
院外,微亮的月光,依旧懒懒的挂在天上。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她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自己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亦是一种享受,让她无暇空虚。
王宝儿不断的,暗暗安慰自己。
人在黑暗里,总是期盼着光明,在乡下睡觉,由于环境十分安静,总是一觉睡到天亮。
现在,王宝儿已经开始适应,古代,早睡早起的,生活作息方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