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碧落之门 > 第一章 海内华夷图

第一章 海内华夷图

小说:碧落之门作者:好溪之澜字数:4206更新时间 : 2020-10-06 01:41:00
  
公元100000年,人类早已突破了量子物理、反物质应用、可控核聚变、超光速态获得、定向能粒子波束等一系列曾经横亘在人类社会足足十万年的科学技术,极短的时期内便获得了爆炸式发展。
也正是这一年,M国统一了地球上除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华国抗击M国的“光荣卫国战争”正式打响。
由于在公元100000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天翻地覆地改变,而基础物理学的革命性突破又带动经济社会爆发式发展,人类所掌握的物质资源,相较于公元100000年以前的时代,已经高出了无数个指数级,整个世界仿佛换了人间。因此这一年便成了“旧世”与“新世”的界分点。
“新世”的前二百年,华国与M国之间的战争持续进行,愈演越烈。核武器成了战争的主角。地球表面已然寻不到半点生气,只有因受到强烈核辐射而变成赤色的无际焦土,以及无尽的核寒冬。
地下成了人类的栖息场所。
双方的军队穿着厚重的机械铠甲,躲在纳米钛合金制成的硕大移动堡垒内互相厮杀。
如若战争就那么持续下去,M国一定是最后的胜者。战争伊始,M国掌握了地球几乎所有的资源。华国虽然也在战争之前有过几次扩张,但相较于传统的鸡形领土,所扩张的范围实在有限,只不过是吞并了东面的鲜阳国和旭日国,以及北面的元国,南面的越国。扩张的面积不过300余万平方公里,相较于960万平方公里的故土,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因此华国在战争伊始便已注定不可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
公元100200年,经历了200年的厮杀后,M国将华国的防线压缩到了传统的鸡形国土边界。
漫长而惨烈的厮杀已快要耗尽华国军人的最后一丝气力。顶受着M国车轮战的无休止消耗,三万余公里的边境线已然开始全线动摇、岌岌可危。
只要M国再多投入一些兵力和资源,华国军队便将全线崩溃。
但,黑洞穿梭飞行器却在这关键时刻横空出世。这是一种应用了超态核聚变动力的飞行器,理论上拥有无限动力,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将飞行器加速到超高光速,形成人造黑洞,实现哲跃,完成超远距离的瞬移。
由于华国与M国的科研进度相同,所以两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制造出黑洞穿梭飞行器。
空间的限制,使得这种超高光速飞行器在地球并没有施展余地,两国在初期的尝试后,都放弃了该飞行器在地球的军事化应用。
但这种飞行器的出现,却给挣扎于失败边缘的华国带来巨大转机。
宇宙星体间浩瀚的距离已不再是人类的障碍,之前那些遥不可及的离地球数万光年、数十万光年、乃至数百万光年的星体,黑洞穿梭飞行器都能在数十分钟内到达。
整个宇宙瞬间成为人类的游猎场,两国无数的殖民地先是占满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接着便出现在了银河系的每个角落,最后逐渐遍布于宇宙的每一片星云。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华国与M国在地球上的资源差距完全不值一提。源源不断地星际资源,通过川流不息的黑洞穿梭飞行器,流入了华国。
华国拥有了与M国对等的资源,战场上的颓势也逐渐扭转,两国重新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战争又进行了五年,最终M国高层终于极其痛心地承认,他们已永久失去了战胜华国的机会。
公元100205年,M国与华国握手言和,签订了终战协议。
两百多年的战争之后,人类终于迎来了和平。
干细胞超速繁殖、智能天气系统、基因良性脉动等先进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让地球的生态环境十年内便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而几乎无限的能源和资源,让基础设施的恢复速度更为夸张,仅仅一年,能容纳地球所有人口的完备生活生产体系便已矗立在地球表面。
人类乘坐着黑洞穿梭飞行器,不断地探索、开拓,直至发现宇宙的边界。
是的,人类在战后的“新世”发现了宇宙边界,意味着广为流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寿终正寝。
不仅仅是宇宙大爆炸理论,还有相对论、时空扭曲理论、牛顿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等,几乎所有在“旧世”发现的、长期支配人类社会的物理学经典理论,在战后的“新世”都已被证伪。
随着科学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人类首先发现在原子、电子、夸克等可探测的最为微小物质结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更为微小的不可探测物质——“气元”。而后在公元101920年,人类终于发现了支配整个宇宙的终极物理学定律——“气元迁移定律”。
这条定律内容如下:
1.“气元”不可被感知和探测,只能由超导量子巨型计算机根据构建于太空中的长度100万公里以上的超大型电子对撞机的试验结果测算发现;
2.“气元”是构成气体、液体、固体、时间、空间等宇宙中一切存在的基础成分;
3.“气元”在宇宙中的总量保持恒定,不会增多或者减少;
4.“气元”持续地进行着动态变迁,不断地从宇宙中的一个存在迁移到另一个存在;当某个存在的“气元”迁入量多于迁出量时,这个存在就会持续扩张;反之,这个存在便会不断收缩,直至归零消失。
“气元迁移”定律的发现,让曾经作为战争终结者的核子武器风光不再,激光武器、电磁武器、雷达、**、乃至枪炮,也统统失去了效用。
基于“气元迁移”定律制造的、几乎与该定律同时出现的“定向解构离子炮”,已能十分轻易地破坏这些武器系统的电子和化学结构。
其原理是向目标发射经过智能编程的等离子团,离子团覆盖目标后,基于其经过编程而拥有的特殊结构,诱导目标内的“气元”转移至等离子团,目标因被抽取“气元”而最终解体、消散,仿佛从未降临过这个世界。
公元101920年,是一个可怕的年份。“气元迁移”定律的发现,以及“定向解构离子炮”的问世,让原先的战争形态彻底改变。
M国再次挑起了与华国之间的战争。战争首先出现在星际空间,所有的星际航道都被封锁,没有一艘黑洞穿梭飞行器,能够突破两国于太空中部署的巨量武装着“定向解构离子炮”的星际战舰所组成的密集火力网。
两国星际舰队之间的对决也逐渐呈现出惨烈的白热化,两国都动用了所有的资源开展这场战争,直至将宇宙中所有殖民地的资源全部耗尽。
最后两国各由数万艘巨型战舰组成的星际舰队,连同数以千计的星际殖民地,全都湮没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不过,作为规则改变者的“定向解构离子炮”并非万能,由于等离子在氧气中所具有的易扩散特性,致使“定向解构离子炮”的射程只有1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发射出的等离子团便会因为离子的扩散而解体;而且,它只对结构复杂的现代人工构造物质有解构效应,而对于天然的或者结构简单的物质,则无能为力,比如极其传统的刀、箭、长矛等钢铁制作的冷兵器,还有人体本身.....
地球因为覆盖着一层充斥着大量氧气、厚达数百公里的大气层,而幸免于“定向解构离子炮”的远程打击。
但在一场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战争中,并不会因为某样武器的失灵而成为室外桃源,何况“定向解构离子炮”并非完全失灵,只要进入10公里的射程,即使在地球,它也一样是无敌的存在。
因此,爆发于公元101920年的这场战争,随着时间推移,竟是发展成了令人震惊的、从外观上完全退回到冷兵器时代的原始战争。消失了将近十万年的各式冷兵器,在这个拥有极高发展程度的时代,又不可思议的重新粉墨登场。
交战双方拼命地想通过冷兵器样式的对决,将战线推进至对方要害目标10公里之内,而后通过“定向解构离子炮”将目标的一切现代化痕迹一次性抹灭......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全真空高速穿梭通道、成千上万高超光速穿梭机、庞大复杂的供电供水管道、无算的微量子通讯设备、作为城市“大脑”的巨型超导量子计算机、甚至人们身上所穿得纳米材质服饰,在“定向离子炮”发射出的智能编程离子团的覆盖下,不出10秒便会在这个时空中永久消逝。
一大半的人会随着高悬于空的各类大楼、通道的急速消失而坠亡;剩下的人则会充满惊恐的裸身游走在因基础设施完全崩坏而满是硝烟、泥污、灰尘的废墟里啼哭哀嚎,这是一幅非亲身经历绝难想象的人间炼狱场景。
战争持续了足足一百年,这样惨绝人寰的场景也足足持续了一百年......
杜慎言不止一次在战地新闻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每看到一次,他的心灵就被狠狠地击打一次。
华国在这场百年战争中,大部分时间基本与M国旗鼓相当,但在公元102020年近一年的时间里,却出现了接连败退的颓势。短短十个月,长江以南的国土已然全面沦陷。当下,防线暂时稳定在长江一带。
实际上颓势的出现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对手M国在二千年前,就已然完成了华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的统一。
当数十年前这场战争的星际争夺因双方星际舰队同归于尽而告终、主战场转移至地球、战争的样貌变为非常原始的冷兵器对决时,大多数华国人便已清楚,他们几乎没有赢得这场战争的希望。
华国占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七分之一。华国拥有三十亿人口,只占地球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剩下的土地和人口,都属于M国。冷兵器对决式的战争,本质上打得就是土地和人口。
所以杜慎言知道,现如今华国凭借着长江天险进行防守,依然岌岌可危,M国突破防线是迟早的事。
18岁的杜慎言就是身处于这么一个战火纷飞、大厦将倾的年代。他的身份是华国中心研究院的一名专事“气元定律”基础科学研究的五级研究员,这是华国科研体系中的最低级别。
但杜慎言并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中心研究院是华国最令人羡慕的单位,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名正式研究员,是所有寒窗苦读十数载的莘莘学子所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杜慎言能够成为这里的研究员,除了拥有自幼便以神童的身份一路高歌猛进、获取无数的极其变态的各类数、理、化竞赛冠军、21岁便以超高的智商和毅力完成博士后学业的惊世履历外,还因为其通过了极其严苛复杂的层层选拔。
但是,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年代,杜慎言并没有闲暇享受入职喜悦。对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命运的担忧,压抑了他内心中一切能令人兴奋、快活的正向情绪。
不过,更多的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只有两个字——麻木。
“人们总是以事不关己的旁观者视角麻木地看着这个国家所经历的一切,直到有一天战争降临,将他们的家园、亲人、尊严、生命、乃至一切在世间的痕迹全部毁灭!”杜慎言总是呢喃着父亲留下的这句话。
杜慎言对父亲的记忆很模糊,容貌、性格、脾气、还有其他,他统统都没了印象,唯一记住得只是这句话。
好在,相比于普通的麻木而绝望华国人,杜慎言心中还是多了那么一点点希望。
对“气元转移”定律长期而持续的大规模研究后,华国中心研究院近期终于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气元在某些物体上会发生异常的聚集,这种聚集结果并非是物体空间尺寸的增大,而是时间尺度的拉伸。换句话说,某个物体因为本身特异的结构,会持续吸收气元,且这种元气的吸收并不会如往常一般改变物体在空间维度上的尺寸大小,而是拉伸了物体在时间维度上的长度,此时这个物体上便出现了一条贯穿过往和未来的时间隧道。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数以万计的试验物体中,只有华国博物馆中珍藏的十多万年前的部分水墨画,才拥有聚集气元生成时间隧道特异结构。
“也许是这些水墨画所用的古老涂料以及显现的精致美妙而意境悠远的图案,相互混杂激荡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场域’,这种‘场域’就是持续吸聚‘元气’并生成时间隧道的关键。”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作了如是猜想。
华国高层对时间隧道寄予厚望,未来的科学技术和武器系统的优势是碾压性的,如若能够通过时空隧道获取,那眼前的这场战争便还有胜利的希望。
但古老水墨画所构建的时间隧道,均是自发形成,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人们并不知道这些时间隧道的尽头通往何处,也无法确定经历时光旅程的人是否还能返回。
一旦将人或其他物通过时间隧道转移至其他时空时,所有的通讯联系都会中断。
这些困难,使得迄今为止真人时光旅行试验并没有开展。
前线战事的逐渐颓败,让华国高层愈发焦急。“一个月内必须开展相关试验!”华国元首终于还是亲自向研究中心下达了最后通牒。
研究中心召开动员大会,招募时光旅行的志愿者。
“值此国家危难之秋,望所有干部职工激扬振奋,献身科学,挽大厦之将倾,续华夏之文明!”电子招募榜檄上闪耀的红色字体跳跃在研究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眼部内嵌式量子通讯屏上。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场保持着一种尴尬的寂静,所有人都死气沉沉地沉默着。
大部分人对于这场战争只有两个字——麻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华国的民众们不再关心国家的命运。
曾经是这古老民族所特有的“家国情怀”成了遥远的历史记忆。
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再也不会有人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
“我愿意成为志愿者!”杜慎言低沉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传遍了会场,打破沉默的同时,也吸引了所有人诧异的目光。
研究中心的高层们如释重负,他们原以为招募志愿者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他的普通员工则对杜慎言的举动感到惊讶、不解,甚至当即便有人对杜慎言私下嘲笑。
但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心底有一种从未有过情感在这一刻不自觉地升起。直到很多年后,他们才知道,这种情感的名字唤作“敬佩”!
试验进行得很顺利!研究中心通过对唐代一幅古老水墨画——《海内华夷图》的时间隧道的进行改造,成功搭建了供人类进入该隧道的入口。
“真是万中无一的几率呐,整个华国上万幅历史留存的水墨画,只有《海内华夷图》的时间隧道被开辟出了可以容纳人的通行入口。你喉结旁已植入一片生物能等离子芯片,只要默念通行口令‘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便能触发该芯片,在你周围散发出特定频率的等离子场域,该场域频率与《海内华夷图》所固有的时间隧道的气元场域频率相同,两个场域会发生共震,进而发生融合,你就会被带入时间隧道当中。所以,时光之旅最不能失去的是两样,一样是你随身携带的《海内华夷图》,还有一样便是通行口令,如若你丢失或者遗忘了其中任何一样,你便会永远被困在当前的历史时代里,再也无法返回。”研究中心的首席研究员向杜慎言解释道。
“当然,时间隧道入口的开辟,证明了水墨画因为拥有一种特殊的气元场域才会形成时间隧道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每幅画的场域频率却不尽相同,创建供人通行的入口,必须首先测定这些水墨画的气元场域频率......”首席研究员不厌其烦地进一步阐述时间隧道入口的原理和过程,但杜慎言却没有多少继续专注听讲的心态。他此刻关心的,是这趟时光之旅,能否真的给华国带来转机。
他不愿再看到生灵涂炭的场景一而再得出现在华国的土地上。
首席研究员絮絮叨叨地继续讲了整整三个小时,杜慎言却只记住了时间隧道入口的名字唤作“碧落之门”。
“竟然还给入口取了这么文绉绉的名字,首席研究员老态龙钟的外表下也包裹着一颗文青的心啊!”杜慎言忍不住心中暗自感叹。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杜慎言以细微的声音念出了通行口令。淡蓝色的等离子团迅速地覆盖住杜慎言全身,不断闪耀波动,直至3分钟后杜慎言突然消失。这标志着他已进入了时间隧道。
随着杜慎言一起进入时间隧道的,还有他紧紧揣在胸口的《海内华夷图》,以及一整套随身携带的小型生态自循环生存支持设备。按照研究中心的预想,只要有足够的水和空气,杜慎言可以依靠这套设备在任何时空无限期的存活下去。
研究中心当然希望杜慎言能通往未来,毕竟这是华国不惜巨资开启这趟时光之旅的初衷——获取未来的先进技术以扭转战局。但是,研究中心至今也没有研究出能够控制时光之旅终点的仪器,所以只能希冀于杜慎言进入时间隧道后,能够自行找到选择终点的方法。
“实在不行,就先回来,多试几次总会找到确定终点的方法的。”首席研究员如是安慰杜慎言道。
但世事难料,研究中心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进入时间隧道的人,所有的物质载体都会消逝,只有精神意志才能穿越隧道,被随机投送到某个特定时空。
由于某些未知的原理,该特定时空内会凭空多出一个与时光穿越者外观上一模一样的人,穿越者的精神意志会融入到此人当中,但原先的记忆会全部抹除,取而代之的是凭空多出之人的记忆。
换句话说,时光穿越旅行的结果是,在一个随机进入的时空内凭空多出一个与穿越者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继承了穿越者的精神、意志、性格、姓名等等个性标志,却唯独不继承穿越者的记忆。这个人的记忆,也是基于这个时空而凭空多出来的。
不过,由于植入喉结的等离子芯片和随身携带的《海内华夷图》已经与时间隧道融为一体,所以也会被一同带入到特定时空中,出现在该时空凭出现之人的相应位置。
杜慎言的第一次时光穿越所到达的时空,是大唐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这是一个崭新的唐朝杜慎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