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北梁狂人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亡楚

第一百八十九章 亡楚

小说:北梁狂人作者:潘稼道字数:2215更新时间 : 2021-08-12 12:00:00
  空无一人的书房,苏念一边将地上散落的书籍整理,一边平复翻涌的内心。

  当他将所有《古曼列国记》整理好后,在心底为这场灾难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两世为人,让他更容易透过事件,看问题的本质。

  这场灾难的起源,是大夏民族发动的天通圣战。

  当初的大梁人,国破家亡,为了生存,唤醒了动物的本性。

  苏念绝不会,将过错怪罪到每个普通的人民头上。

  雪族人遭受的灭顶之灾,最该为此付出代价的,是北梁帝王一脉,和那些不作为的官吏。

  而大梁流民遭受的灾难,要由发动天通圣战的大夏部落首领负责。

  仅仅是读完大隋与楚国的十册游记,苏念便敢肯定,大夏部落内,有一位绝顶聪明,且非常擅长国与国之间勾心斗角的谋士。

  这个人,才是大夏部能以一敌六的真正凶手。

  苏念在翻越刑部名册之前,决定将《古曼列国记》剩余部分读完。

  齐国、燕国、赵国,三国一一读过。

  忽然发现一个规律,在天通圣战开始前三十年。

  六国几乎在同一年,完成了新旧帝王的更迭。

  且新王登基的年龄,都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

  六国君王,在天通圣战打响之后,皆已在位三十年之久。

  年龄也来到五十五岁,至六十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帝王,都有一个通病,开始变得越来越惜命。

     或多或少都有些沉迷上方术之术,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飞升成仙。

  其中燕国君王最为严重,上朝不以君王自称,而唤自己为‘玄灵太虚上师’。

  朝中大臣,皆称呼燕王为“上师尊者”。

  就在中原六国沉迷与炼丹飞升之际,一个夏季少雨的年份里,大夏部落于同年深秋夜攻楚国时。

  楚国名将此时已年迈,年轻的将领又从未上过真正的战场。

  一夜之间,大夏连克数城。

  告急战报,向雪片一样飞向楚国都城。

  楚王这时已年近六十,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交集满朝文武,共商大事。

  这时候,立刻出现主战派,和主和派。

  主和派认为,今年夏天少雨,大夏部落抢够东西,就会离开。

  为了避免无辜百姓伤亡,建议遣使臣去与大夏部落交涉。

  最好能用金银珠宝,换一份安稳的天下。

  当时的楚王,非常认同主和派的说法。

  若不是当年平定起义的霍重光将军正值壮年,楚国还真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了。

  霍重光,将门之后。

  十六岁随叔父出征,在平定楚国各地起义中,大放异彩,屡立奇功。

  以不到二十岁的年纪,统领手下近三十万大军。

  年少成名,在大夏攻过来时,霍重光年过三十五。

  正是血气方刚,治军有道,又不缺沉稳冷静的年纪。

  就是在他极力反对之下,主和派才未能得逞。

  亲率七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前线冲杀而去。

  在他的指挥下,有围而不攻,有快速穿插,有见面就打。

  一时间,竟打的大夏部落连连后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同当年岳飞一般,楚国君王受奸臣方士蛊惑。

  认为大夏部落即将被赶出楚境,其败势已定。

  边境城百姓,只知霍将军英勇无比,却不知王上于朝堂上运筹帷幄为由。

  劝王上调回霍将军,以太子挂帅亲征,胜利就是属于王室的。

  老楚王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之前这霍重光平乱时,就让本王夜夜睡不安稳。

  如今再次统领大军,再将大夏蛮夷部落击溃,那我这个帝王的位置,还能坐的安稳吗?

  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楚王连下十道金牌,调霍将军回朝。

  防止霍重光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由,拒绝交出兵权。

  连下十道金牌,皆未告诉他回朝理由。

  霍将军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仅带了两名随从,骑上快马,日夜向帝都赶去。

  半路上遇见楚太子,霍将军以为太子是来阵前督战。

  霍将军便询问朝中有何急事?

  太子爷以出来的早,不清楚朝中发生什么为由,打发了霍将军,并催促其快些赶路。

  待霍将军重回楚国帝都,立刻被软禁起来。

  才知被小人陷害,才知大楚要亡啊!

  楚太子一入战场,急功近利,想一口气吃掉大夏部落。

  将分散的楚军集合一处,誓要与大夏部落决一死战。

  这位养尊处优的太子,对战事一窍不通。

  大夏民族常年生活在漫天黄沙的西域,早已习惯躲避风沙迁徙生活。

  将各路驻军集结一处,不是给大夏部落逐个击破的机会!

  事实也正是如此,太子爷率重兵攻下一座大夏部落占据的空城。

  而且他行军缓慢,像只蜗牛一样爬到空城时。

  机动作战的大夏部落,已经连续攻占其身后三座城池,直接切断了楚太子的退路。

  三十万大军,被困在一座空城之内。

  当将领们发现,城内的水井被投了剧毒,城内的河道被堵,满城一粒粮食也找不到时,放在知道,我们中计了!

  楚太子还在为亲自打下一座城池而高兴时,两条噩耗相继传来,相隔不足一杯热茶的时间。

  大夏部落已经攻占后方三座城池,我们被包围了。

  城内水井被投毒,牲畜、粮食、什么都没有。

  楚太子惊慌失措,连忙组织军队突围。

  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楚太子不听手下的意见,屡次突围均已失败告终。

  三十万的大军,数次突围便折损一半。

  幸运的是,一位将领并未听从楚太子的命令,率一小队人马乔装打扮,突出重围,并将前线的事情带回朝野之内。

  老楚王急了,脸面都不要了,多次派人去请霍重光。

  霍将军一生带兵打仗,养成一股刚正不阿的性格。

  临阵变帅,对他来说是莫大的侮辱。

  在面对楚王的再三请求,均是称病不出。

  气急败坏的楚王,一怒之下,斩了霍家上下百人。

  霍重光一死,楚国再无人可用。

  楚王派使者以黄金土地为代价,去中原各国请求援军。

  这些远道而来的援军,皆被堵在大隋境内……

  大夏视乎也在赶时间,仅用了两月时间,攻占楚都。

  屹立于中原上千年的古老帝国,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次胜利过后,大夏部落在楚境内烧杀抢夺。

  萨满祭司搜刮楚境内奇珍异宝,古老文典。

  休养生息仅半年,便以齐、赵两国曾出兵支援楚国为由,对两国同时用兵。

  夹在齐赵两国中间的大隋,曾经受过大夏部落的帮助。

  他在这场以一敌二的战斗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