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挚剑 > 第004章 布衣帝师

第004章 布衣帝师

小说:挚剑作者:王小风风字数:3202更新时间 : 2021-04-12 19:56:00
翌日,偌大的李府聚贤阁仅余三人,李氏家主李相儒,三子李承挚及离京返乡的“儒学名士”宋孟,李承挚昨夜初见这位名士并未注意,一席粗麻布衣不肯更换,听闻府内侍女送去的干净长衫均被拒收,更言之无功不受禄,在府中歇息一晚,今日一早便在桌上放置些碎银子,敢情把陇西李府当做客栈了。

  名士宋孟起身一拜,对李相儒父子说道:“宋仲舒拜谢李家救命之恩,古书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大公子为救仲舒性命垂危,一介布衣,愿以薄命报之。”

  李相儒上前扶起儒士,轻声道:“先生国之大才,十年前入京一别,先生之才已折服相儒,入建安城三日太后亲谕先生为帝师,足以彰显“儒学名士”的份量。”

  宋孟轻轻摇头叹息一声,京城本就乃是非之地,帝师之名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帝王年少,太后专政。权臣当道,藩王势大,大夏朝数十年的基业摇摇欲坠,有扶持帝王之心,却无改变局势之能,能全身而退,算是故人念及旧情。

  “李兄谬赞!仲舒担当不起,一介草民,全仗皇恩浩荡而已,帝师之名便不要再提及。”

  李相儒释然一笑,经商多年自然知晓该如何跟宋孟这种人打交道,读书人向来风骨倨傲,唯独受其人情最难还,冀州折损二十余边境骑军,大公子李承奉以命相护,这个天大的人情李家坐实了。

  “先生淡泊名利,相儒钦佩不已!李家得知先生此行衣锦还乡,不仅应尽闾里之情。确实有一事相求!”

  李承挚竖耳倾听,父亲果然是商人本质,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的事他是不会做的,终于要露出狐狸尾巴了。

  儒士宋孟面色平常,似乎早知李相儒有所图,抱拳作揖道:“李兄请明言!仲舒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推辞!”

  李相儒上前一步,双手行大礼,正声说道:“相儒代燕王行上宾之礼,请先生入燕王府辅佐燕王殿下!”

  宋孟一声长叹道:“没想到豪商巨贾的陇西李相儒,竟是燕王拓跋棣的门客,细想之下又合乎情理,陵州首富陇西李氏,若没有掌握四州之地的藩王荫庇,如何将生意做到万事亨通!”

  燕王拓跋棣,大夏朝唯一的一字王。太祖皇帝之子,武帝拓跋洪之弟,当今陛下皇叔。分封东南四州:陵州,冀州,幽州,贺州。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四州屯戍四十万精兵,大夏朝势力最大的藩王。

  李相儒淡然一笑,道:“燕王殿下励精图治,四州之地鼎盛繁荣,若得先生相助,必定如虎添翼。”

  一直未说话的李承挚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父亲早已投靠燕王拓跋棣,关于燕王拓跋棣江湖上对其评价毁誉参半,坊间传闻当年新帝登基,燕王是最不服气的,九王入京驻扎京畿外的二十万兵马,有一半都是燕王带来的,更有甚者传燕王会取代当今皇帝,成为大夏王朝未来天下共主。

  “仲舒才疏学浅,何德何能得燕王青睐,况且燕王麾下能士云集,萤火之光,岂敢同众月争辉!”

  李相儒哈哈大笑,对这位儒学名士说道:“燕王果然料事如神,早知先生不愿屈人之下,愿以首席谋士之位拜封亚相,先生在京贵为帝师,燕王以王府亚相尊位待之,决不会怠慢先生之才。”

  宋孟略微抱拳,淡淡道:“承蒙燕王厚爱,请李兄转告燕王,仲舒学浅,亚相之位实难以胜任,请燕王令寻高才!”

  李承挚微微错愕,这燕王府亚相可比一州经略使更为尊崇,这位布衣儒士竟然给拒绝了,而家主李相儒一脸淡定,仿佛早会料到如此,李相儒平静道:“这种话我是不敢当面转告燕王,但既然先生不愿,相儒自不好强人所难,就请先生在府中小住数日,相儒以尽地主之谊。”

  宋孟抓了抓头,无奈道:“李兄盛情相邀,仲舒不敢拒绝,只不过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望李兄应允!”

  李相儒面无表情道:“先生请讲!”

  宋孟指了指李承挚,后者一脸茫然,布衣儒士轻声道:“我想收三公子为徒,请李兄准允!”

  原先一脸阴郁的李相儒瞬间眉开眼笑,情绪转变之快令李承挚瞠目结舌,李相儒笑道:“先生大才,犬子能入先生法眼,实乃犬子福气!挚儿,过来拜见先生。”

  李承挚不知自己是如何迈开腿来到布衣帝师宋孟身前,一脸胡渣的邋遢男子稀里糊涂就成了自己老师,后者还对他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李承挚对着宋孟行了一揖礼,父亲却在背后严厉道:“行师礼!”

  年轻人极不情愿地跪在地上,而布衣儒士则高坐堂中家主之位受礼,年轻人磕了三个响头,作揖道:“弟子李承挚,拜见老师!”

  布衣儒士上前扶起年轻人,拜师之礼正式完成,而布衣儒士对李相儒说道:“李兄诸事繁忙,今日就不多讨扰,久闻丹霞山风景秀丽,不如就让我这徒弟带我游赏一番,让仲舒开开眼界。”

  李相儒点头致意,手势一个请字,随后宋孟拉着李承挚离开聚贤阁,好像宋孟才是这里的主人。

  李承挚的别院,刚行过师礼的师徒二人坐于院落中品茶,年轻侍女胭脂为二人斟茶,惹得宋孟擦了好几次口水,感叹道:“有钱人家的生活就是好,侍女都这么漂亮,宫中的美人不少,可像胭脂姑娘温柔可人的还真没有,徒弟好福气啊!”

  胭脂俏脸一红,不由躲在公子身后,年轻公子举杯抿口茶,轻声道:“为什么收我为徒?我可不觉得自己比燕王魅力更大!”

  邋遢男子伸伸懒腰,打着哈欠道:“保命而已!”

  “保命?你认为我父亲会杀你!”

  布衣儒士摇头,叹气道:“不是你父亲会杀我,是燕王会杀我。”

  年轻公子好奇道:“就因为你拒绝入燕王府?不至于吧!再者说燕王开出的条件很丰厚,比做皇帝的老师实在多了。”

  布衣儒士嗯了一声,没想到年轻人会这样说,正色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

  “你觉得皇帝是知己?”

  “不是,皇帝是君,我是臣。我们成不了知己!”

  “什么是君臣之道?”

  布衣儒士顶着下巴想了想,说道:“善为君之道者,大都胸怀宽广、善用贤能、广言纳谏、体察民情、与民同进,于是江山可取、社稷可保、国强民富、天下太平;但凡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摈弃忠良、沉迷酒色、鱼肉百姓者,几乎都导致民不聊生、祸生乱起、国破家亡、江山易主。”

  李承挚接过胭脂新斟满的茶水,淡淡问道:“你也是这么教皇帝的么?他才十六岁,听的明白吗?”

  布衣儒士苦笑,还未来得及教皇帝君臣之道,自己在朝中大臣排挤下落魄还乡,苦涩道:“我教皇帝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

  布衣儒士点点头,“不错,帝王之术!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其实说白了,为帝王者应该要有气魄,口才,不一定博学,但不能缺乏常识,不一定会做,但一定要会用人,善于招揽人心。而帝王之术就是就是体现出帝王之道的一种谋略。”

  李承挚若有所思,良久开口道:“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一定不容易。”

  “是啊!的确不容易。”

  李承挚看着眼前的邋遢男子,这个人身上写满了故事,能让燕王大费周章收拢的人一定不简单,好奇道:“既然行过师礼,那你就是我的老师,我想知道你为何收我为徒?”

  宋孟挠了挠枯草般的头发,竟挠出一只虱子,只见他一脸嫌弃地碾死虱子,随后往自己身上蹭了蹭,侍女胭脂大叫一声跑进房间,年轻公子也是胃中翻涌,大名鼎鼎的“儒学名士”宋孟不以为然道:“我若直接答应,那便不是布衣帝师了,我若是拒绝燕王,以燕王之肚量,我非死不可!刚入不惑之年,我还不想死呢,只有收你为徒,这样一来我便是名义上的李氏三公子之师,陇西李氏为燕王效力,这样你父亲对燕王有了交代,燕王自然不会再为难我。”

  年轻公子哦了一声,不愧是当皇帝老师的男人,的确有两把刷子,不卑不亢,游刃有余的化解颓势。

  李承挚起身,拿起长剑说道:“老师的江湖在嘴上,而我的江湖在手上,我游历两年期间曾有一人对我说过一句话:学无止境。我觉得很有意境,今日老师给我上了一堂课。”

  这时布衣儒士却捧腹大笑起来,年轻公子不明所以,只见宋孟抬起笑的颤抖的手,指着年轻公子说道:“学无止境,这句话是西凉端木明镜跟你说的吧!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几年前端木明镜入京我对他说的,可他不知道还有下半句:回头是岸。这家伙极度自负,以为我在勉励他,实则我在告诉他:学不会的,放弃吧!”

  李承挚一脸黑线,谁曾想西凉第一青年高手端木明镜竟被人暗中嘲讽,更要命的是还被其当做人生金律。

  虽有万般无奈,可布衣帝师的才学毋庸置疑,杀人诛心,无形中对你进行捧杀。

  这份才学与胆量,江湖中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