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拓八荒 > 第三十二章 西川王

第三十二章 西川王

小说:拓八荒作者:网络毒舌字数:3658更新时间 : 2021-02-05 00:00:00
新纪五年春,天下大灾,碎叶西北、北梁南部、白山国全境、追日东南、漠南各国、西川国都遭了灾,北半球大旱加春寒,南半球洪涝加瘟疫。

新国这些年储备的粮食一粒没留都拿出来救灾,这一点点粮解决不了多少问题,东送西送还不够所有灾民活一天的消耗,只能集中起来救一两个区域的灾民。

孙成栋趴在桌子上看地图好久才对其他四人说自己决定救碎叶和西川,其它地方要么交通便利可以外逃,要么临近无灾地区可以分担,何况这点粮不集中使用等于没用,特别是西川,既是可同化的目标,总人口又不多,解决问题的效果会非常好,甚至可以保证所有人度过难关。

“张赞已经回去一个月了,过十天如果船队不到或者船的数量不多,就能说明我的预测不差。”

“这破车真的要疯?攻打巴国得死多少人。” 

“他肯定会想地盘太大了,只能救活一半灾民,另一半送上战场也许能活一部分,他想水路进攻和陆路进攻齐头并进需要的车船不是小数。”

“当初就不该卖给他这么多车船。”

“那又不是用粮食交易,我探得情报,他从各国高价换取的比我们卖给他的多许多,我纳闷他的粮都去哪了,换车船用不了这么多。”

“刘闻涛动作频频,没有粮做不出那么大的调动,梁国为了应对,老梁的儿子通过我们的浮桥运了一个月的粮,这些可能都是碎叶的赋税和储备。”

“哈,刘闻涛为了梁庆邦通过商路运粮的事提了不少意见,眼看着资敌他不甘心。”

“今年他不会封锁梁国商路,明年就难说。”

“刘文灿那边有消息了吗?”

“八成指望不上,西川国确实大,可拿不出几条船来,还不如我们一个商队的船多。”

“我们的船准备好了,明天出发吧,救人如救火,就算是后面有可能逆流也得冒险。”

“刘文灿都不相信他们会遭灾,你怎么如此确信?”

“你们看。”孙成栋指着地图的海岸线和西部巨山群说:“追日和漠南这个季节都是海风吹向陆地,和我们这边正相反,偏偏西川有微弱的西风抬高水汽,他们那边地势一步步抬高,水汽会一段段化作雨水降落,如果我们北半个世界干旱,他们那边的降水就会较多。

我问过蔡东亭,靠山的大河宽达十数里,可见雨量之大,这还是正常年份,下游河宽则上游雨水多,刚好对应了靠山王的区域,降水向下流进漠南就会造成洪水泛滥,西川国沿海平原背靠高原,遇到连续降水就会爆发山洪。

无论从气象上看,还是他们那边的自然规律上看,我确信八成把握他们会遭灾。”

“就算是猜错也没什么,反正需要贸易,而且已经决定粮食要送人,赌一次,赌赢了国运昌盛,赌输了不过是两百多船粮食。”

“同意。”

“同意。”

“同意。”

自家用的大船又不一样,如河中陆地,三百艘大船载满粮食、衣物、药材和贸易用品解缆起航,船在码头上一露面,别说望海国那边多吃惊,新国自家百姓都没见过这么大的船,比卖出去的长了十几米,原来丰州河湾里藏的是这怪兽,怪不得那一片河湾的芦苇荡不让靠近。

各国斥候终于可以拿得出称得上有价值的情报,一时间快马如梭在各地奔行。

有帆有导航自是比西川的船速快得多,这一段距离相当于穿过半个星球的大半航程并不远,耗时六十天还是因为后期确实洋流改变了方向影响了速度。

西川国东北角的大城叫东港,温暖湿润富庶,是国都所在地,船队刚看见海岸,城里已经鸡飞狗跳,瞭望塔上千里眼的动静已经不是人声:“敌袭——,无边无际、大大的、大大大的船——”

这个世界没有国旗也没有标识,谁知道这是敌人还是好友?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好友,排除此项,剩下的只有敌人。

瞭望塔是用巨石扶着巨木一根根托举起来,有三十米左右高度,主要作用不是观察敌情,因为不可能有海战,原因是淡水和粮食储存有限,船更有限,所以瞭望塔是用来查看海中有没有鲨鱼和落水者,这里产珍珠,是必不可少的药品和化妆品,人员下海需要警戒才建的它。

敌袭就敌袭吧,这么多大船谁能把他怎么样,只能等人上岸再说,军队立刻进入港内严阵以待。

刘文灿放下望远镜哭笑不得的对着身边的新国水军将领程谨说:“我说什么来着?先派一条船去报信再说,你自己看看。”

打磨一套能用的镜片要几个月,所以望远镜太少,程谨也只有这一个,最近刘文灿玩上瘾了,所以他先看见东港城乱了套。

接过望远镜看了看:“大将军叮嘱救人如救火,再说,你们的军队已经设防,这没什么不好。”

刘文灿暗骂一声杀才,今年新国的兵将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看谁都像仇人,他真害怕两边打起来,这些如狼似虎的玩意儿如果开杀戒谁能挡得住。

大船越行越近,已经能看见西川士兵的破衣烂衫,这些人身上裹块布就是衣服,和刘文灿他们初到中原时一样的打扮,程谨本想礼节隆重些,想想又怕吓毛了这些人真打起来,挥手吩咐:“所有的女人都上甲板弄出点动静来。”

随着旗令的传达,各船的医官、护士、厨娘、浣洗等等这些随军女眷都跑出来往岸上看,不用吩咐一个个叽叽喳喳开始议论,刘文灿的脸一会黑一会紫像开了染坊。

“呀,他们怎么不穿裤子?”

“你别瞎说,人家里面肯定有兜裆布。”

“呦~,你咋知道的?”

“姐,他们可真高,你看那胸膛,直闪光!”

“思春了?回头你留在这吧!”

“你们还真别说,比我那男人看着像男人,留在这肯定不行,拐走几个总可以。”

“这才几个人啊,够咱们分吗?”

新国三万水军,随军女眷都是水军将士家里人,互相熟悉,一个个叽叽喳喳也不避讳,说归说,倒是不会来真的。

靠港以后,先把刘文灿从船上吊着放下去,没一会西川军撤出港外远远的看着,程谨让女眷先下船,这些女人一路上每个港口都要玩半天,早习惯了,嗷嗷叫着往城里冲,生怕晚了买不到便宜东西。

“注意纪律,老婆,看着点。”程谨扯脖子喊。

全世界都算得上民风淳朴,倒不会出事,只怕走丢。

这些花枝招展的女子撒欢看傻了好几千西川士卒,一个个咽着口水眼睛瞪的跟铜铃似的。

东港使君姚百川见是友国来人,还是女人先跑出来放了羊,放心的上前打招呼:“刘文灿,介绍介绍,快让人家下来喝口水歇歇!”

刘文灿往船上指了指:“他是头,叫程谨,水军将军。”

程谨在船上看见刘文灿指自己时像是和旁边那人在介绍自己,立刻拱手抱拳,距离远互相听不见所以没说话,挥手下令登岸。

刚刚光顾着看女人,现在才看见船上放下来的是一个个台阶一样的舷梯,一队队钢铁怪物下了船,一批船下完再换一批,码头太小只能这样。

三百大船下完还有数国跟在后面的商船,一天时间七八万人入了城,三万水军港外扎营时几乎全城都来围观。西川人普遍长的高,骨架大,所以他们看新国人同样觉得新鲜。

姚百川一直跟在程谨旁边,观察一切默记一切,他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心里终于知道什么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学子和士兵一批批去一批批回,把中原说的地上长金子,特别是新国,几乎挑不出毛病,现在看人家的部队,他觉得西川大军可以解散回家该干嘛干嘛去,比蔡东亭说的更强,或许是因为亲眼所见带来的感受更真实。

等程谨忙完了,几个人来到国殿附近的一座木屋稍加休息,姚百川一坐下就问程谨:“你们怎么知道我们这遭灾了?”

程谨摇晃脑袋:“我也不知道,是接到命令让我来的”

刘文灿连忙说:“是他们的总理司跟我说的,我还不信。”

姚百川想踹刘文灿一脚,只得补充继续问:“两地相隔如此遥远,我们这遭灾的消息都传到你们那了?”

程谨只知道军令让他来救灾,顺便练兵,别的不知道,茫然的看向刘文灿,刘文灿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就这么神,摊着手耍赖:“人家就是知道了嘛!”

不管这俩二货了,先救灾吧,姚百川安排人接待陪同,自己急忙忙跑去见西川王。

西川王苗山鹰六十多了,比他大儿子还能活,此时耷拉着眼皮盘坐在皮毛垫子上,对面是凌义德和林岚,一个浑身铠甲的将军在木屋门口站着,姚百川到了直接往里闯,将军看是他急匆匆的跑来就没拦着。

“你怎么去了两天才回来。”

“回太师,没见过那阵势啊,大船太多,光是那些人下船就用了一整天,我不知道他们来干嘛,问清楚了立刻就回来了。”

“到底怎么回事?”

姚百川把俩二货一问三不知的事说了一遍。

林岚耷拉着脸看向苗山鹰:“王上,这新国越发让我心惊肉跳,你心里怎么想的?”

“治下子民能过上好日子比我怎么想重要的多。”

“把你杀了,抢走国土也可以?”

“有什么关系呢?死了我一个,五百万百姓能过上新国那样的好日子,我愿意。”

林岚哼了一声:“只怕你死了百姓过的更糟糕。”

“如果是这样,那我就活着。”

林岚啐了一口:“你这老不死,一口一个无为而治,操心受累的是我们。”

苗山鹰像是泥塑的:“你太高看自己,总是说忙、累,其结果呢?一场大灾面前束手无策,人家来救你还在疑心生暗鬼,小人一个。”

“我是真小人又如何,你听的也不少了,那新国之强宇内无双,真要是派来几万大军,你拿什么抵挡?”

姚百川在一边搭茬:“来了三万大军,太吓人了!”

苗山鹰眼睛猛地就睁开了:“吃饭,吃饱了我去看看。”

林岚没好气的嘟囔:“哼!饿死你个老东西,邓林,备饭。”

门口那个将军急迫到没有回话,推门小跑着就去端饭。

一盆糊糊端进来香气四溢,鱼肉味夹杂着豆香,还有一壶酒飘着淡淡的甜香。

苗山鹰好像是饿坏了,一个人吃了半盆,抓起酒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半:“你俩吃的快点,我等不及了。”

凌义德很困惑:“王上,你好像很在意那些新国人。”

“我在意的不是哪国人,而是什么样的人,姚百川,你什么都不要说,我亲眼看过就什么都知道了,回来再告诉你们为什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