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兴王朝之复国 > 第六十八章 山宁城杜和

第六十八章 山宁城杜和

小说:大兴王朝之复国作者:第三人称的我字数:2460更新时间 : 2020-11-22 10:34:00
第六十八章    山宁城杜和

一条长长的队伍前进着,前后都是骑马的,中间是五辆马车。

只见前面一个骑马的示意停下休息,然后骑马来到第二辆马车边,然后扶着敬慈先生下了马车,到一旁休息。

“老师,我们明天就到山宁城了,在山宁城是修整几天,还是直接穿过去。”单正民询问敬慈。

敬慈想了一下,“我记得山宁城的知府是杜和吧?”

“老师记性真好,的确是杜和,是你前一次来大山国时收的正式弟子,这几年官运也算是顺利,已经做到知府的位置了。”单正民回答说,也是有些羡慕,毕竟做到知府也就是一城之主了,过得日子就舒服了,甚至比在都城都要舒服。

“我们到了山宁城休息一天吧,我也想见见这个杜和,印象也不深了,再不见那是真的要想不起来了,我这个做老师也就不称职了。”敬慈说着也是无奈的笑着,这些年收了很多弟子,很多人都记不得了,也常常听到周围的人说起哪个弟子在哪里,哪个弟子有出息了等等。

“是,老师,今晚我们就到前面的驿站休息,明天上午就可以进山宁城了,我会早点派人告诉杜和,让他来接你。”单正民说道。

“好的。”敬慈说道,“你这个情况跟杨淼也说一下。”

“老师,他来了。”单正民说道。

只见杨淼喝着水骑着马就过来了。

“淼师弟的骑马技术真是不错,比我要强很多。”单正民看着杨淼的骑马风姿,对敬慈说道。

敬慈看着杨淼骑马一到,一跳很平静的下了马,都没有起多少尘土。

“淼师弟,之前没有见过你骑马,想不到你的马术如此精湛,活脱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啊,你是多大开始学习骑马的啊?”单正民好骑的问道。

杨淼见老师也看着自己,笑笑说道,“我是十一岁开始学的,学会之后一得空就会骑马出去溜达,慢慢的就熟练了。”

杨淼还故作神秘的说道,“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骑马的初衷是为了逃跑用的,以前在大昌国的日子,还有离开大昌国的南行之路,让我明白,就是逃亡,自己要需要长点本事。”

“哈哈,”两人听了笑了起来。

之后,单正民把山宁城的情况跟杨淼说了一下。

一行人到了山宁城不远处,就看看城门大开,门口站了不少人,一看就知道是知府杜和带着官员和百姓来迎接敬慈先生的。

等敬慈的马车到了城门口,杨淼和单正民将敬慈扶下,就听见门口一群人下拜,“拜见敬慈先生。”

一个穿着知府官衣的上前,“学生杜和拜见老师。”

敬慈也是很温和扶起杜和,“起来,都起来吧。”

“老师,学生已经在城里都准备好了,请您进城。”杜和说着就在前面引路了。

随着敬慈和杜和进了城门,一大群人也就跟着进城了,城门也就恢复了正常的模样,大门过车马,小门过行人。

杜和为了迎接敬慈先生,昨日就把州馆的主馆清理了一遍,让原先已经入住的人员搬到副馆中去了。

进入州馆,杜和就说了,城中的官民甚为敬仰先生,酒楼预定了十几桌酒菜,请敬慈过去一起吃个晚饭。

敬慈当场就把杜和拒绝了,说:“杜和啊,老师此次来到城中,就是来看看你和百姓而已,你就留下老师还要师兄弟们一起吃顿饭,那些酒楼的,你跟他们说就免了。”

单正民也在边上说了,确实是就是经过,不做过多停留,和师兄弟聚聚而已。

杜和见大家的确不想在酒楼吃席,就派人把酒席给退了。

在单正民的介绍下,杜和和大家都熟悉了一下。

“你就是杨淼师兄啊,久仰大名啊。”杜和哈哈一笑,对着杨淼一拜说道。

“师哥客气,也过奖了,我都在望城,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啊。”杨淼想着自己怎么会出名呢,就说了心里话。

“淼师兄讲的五堂课,我都知道啊,这边的才子过去了,说是受益匪浅啊。”杜和说着,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一样。

“你们两个也坐吧,”敬慈说,“看到你们师兄弟相见能够如何和谐,作为老师,我心里是万分欣慰的。”

“他日,你们也要相互扶持,和睦相处。”敬慈训诫道。

“学生谨记。”一般学生异口同声的说道。

“正民,杨淼和杜和留下,你们其他人先下去休息吧。”敬慈吩咐道。

大家纷纷后退散去了。

“杜和,山宁城这几年怎么样?”敬慈问道,平时很少关注这里。

“老师,都挺好,今年的粮食比起去年多了一层,人口也是多了一些,总体是我还是满意的,我把这里的情况上禀国主之后,也收到了国主的称赞。”杜和有些自得,满脸高兴的说着。

“那敬慈城怎么样,那里是你的尚师弟在管理,你这里离得近,多少应该知道一些吧。”敬慈问出了心里想知道的事情。

杜和想了一下,说,“不敢欺瞒老师,老师的封地本身偏远,再加上土地和资源欠缺,这几年太母山的一些势力时常下山抢东西,造成敬慈城人丁更少了,好多就跑到山宁城了。”

“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改善的迹象,要想改善民生,难度很大。”杜和说了几句也就停下了。

“你有治理的经验,依你看,敬慈城目前最需要治理的是哪个方面?”敬慈问杜和。

“老师,学生不才,依学生愚见,任何一个地方,治安都是最为要紧的环节之一,若是治安不能解决,百姓就会离开,人丁自然就会减少。”

“若是把治安管好,就需要有城池护卫,护卫有需要钱粮来养,钱粮又是来自于税收,税收来自百姓的辛勤劳动。”杜和说着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这个问题又绕回来了。

杜和稍稍歉意的看看敬慈,老师,“管理城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需要逐步改善,没有一蹴而就的方子。”

敬慈听了点点头,他知道杜和说的也是实际情况,敬慈早年也是做过知府的,也曾做过大志国的副丞相,对于一方的治理也是很有经验,他也想听听作为离的最近城池知府是如何看待的。

敬慈想了一下,问:“正民和杨淼,你们两个说说,老师的封地按照目前知道的情况,你们会怎么做?”

单正民看看杨淼,见对方没有开口的意思,就说:“我赞同杜师弟的看法,先把治安做好,至于人员,就向都城求援,借一只军队过来用一段时间,如一年。在把其他的方面慢慢改善。”

杨淼想了一下,说道:“弟子还未真正看到,不敢多言。若是按照目前情况,我觉得需要更换城池的管理者。”

杨淼说的较为大胆,其他几人听了,都没有发表意见,因为这个方法是比较冒险的。同时,他们也觉得是一个可以一试的办法。

敬慈点点头,说,“那我们明天就启程去封地,看了之后再做定夺吧。”

敬慈看着杜和说,“杜和,你陪老师走一趟吧,到时需要你给些建议啊。”

杜和听到敬慈主动邀请自己,也是有些意外,但也非常高兴,说,“弟子遵命。我马上回去准备明天出发事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