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大兴王朝之复国 > 第十八章 祖父离世

第十八章 祖父离世

小说:大兴王朝之复国作者:第三人称的我字数:2190更新时间 : 2020-11-18 07:37:00
第十八章  祖父离世

杨淼在第二天,带着纸条走在去学堂的路上,没走过一个弯的时候,杨淼会稍微扭头看下周围和后面是否有人跟随。

到了街面,看见招来米店,米店已经开门,门口站着一个伙计。

杨淼看了周围,没有异常后,进去了,伙计迎了上来,问需要什么?

杨淼直接说找常掌柜。

伙计说稍等,进入后堂,一起出来两个人,除了刚才的小伙子外,还有一个年纪稍长的,应该就是常掌柜了。

常掌柜往杨淼方向一看,他认识杨淼,因为杨淼一直是由贾氏带着的。常掌柜假装不识面朝杨淼客气的说道:“在下姓常,是店里的掌柜,这位小哥找我吗?”

杨淼看了常掌柜,又看了看那个伙计,说:“我有点事想找常掌柜问问,方便到后堂吗?”

常掌柜没有想到杨淼说的这么直接,“方便,方便,小哥请。”

两人进了内堂,杨淼问:“常掌柜这里说话方便吧?”

“方便,不会有人听到。小哥请讲。”常掌柜回答道。

杨淼拿出纸条递给了常掌柜,常掌柜接过,打开一看,心里一惊,虽说这个小哥还不错,但把整个贾氏一族交由这个小哥调遣是不是太早了,或者等这个小哥稍大些再看看也是好的。

既然主人命令已经下了,常福友自然是完全服从的。

常福友下跪,“常福友拜见公子,以后常福友听公子调遣。”

杨淼看着昨天祖母说道情况,也是愣了一下,这是他第一次有了一种高贵的感觉,一种皇家血脉该有的感觉。

“请起。”杨淼说道。

常福友起来,说:“公子是否还有其他的事情有吩咐的?”

杨淼说:“我想听听你以及你背后主人的事情。”

常福友一愣,他祖母难道都没有跟他说过一些情况吗,他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起。

“你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杨淼问?

“我来了有八年了。”常福友回道。

“你继续说,把可以跟我说的,都说一下,我等会要去学堂。”杨淼说。

“好的,公子”常福友说:“八年前,我本在大兴贾氏府家主的随从,有一天,主人突然让我来这里,说是等候另一个女主子的信息,我也是一直跟女主子联系,女主子说是今日起听公子的,以后公子就是我主子了。”

“是唯一的主子,还是后备的主子?”杨淼问道。

“这个,........”常福友没有想到这个小公子这么问,蒙住了,想着,你们不都是一起的吗,听你们谁的还不是一样。

看着常福友愣住住了,杨淼发现自己唐突,就说,“这个问题不算,我想知道你能为我做什么?”

“主要主人吩咐我都可以去做,只要做得到,什么都可以。”

“我以后要你做事,还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你贾氏的主子和这里的女主子,可以做到吗?”

“另外两个主子没有问起,我就不说,这样,公子觉得可以吗?”常福友说。

“好,那我先走了。”杨淼说。

“公子好走。”常福友送杨淼离开。

这个公子虽然其貌不扬,倒是有大家之风,在这个地方能够养出这样的气势也是难得,也有点霸气外露啊,说不定,这个公子可以做到吧。常福友看着杨淼的背影,想着。

杨淼没有停留,直接去学堂,耽误了一会时间,今天应该会最后一个到了。

在学堂里,没有什么异常,上次的家族会议,杨淼也听到了,因为当时是在祖母的室内。

杨淼知道,家里现在其实已经非常危险,说不定就会灰飞烟灭。

杨淼更加认真的学习,同时,在下课之后,他都会赵先生问些书上没有的一些学识。

在半年前,杨淼都会去茶舍里面去听说书的,那里面的一个个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杨淼,把所以故事都听完了,杨淼就不怎么去了。

太康历995年十月了,杨淼还没有放学,家里就来人了,把杨家的几个孩子都叫走了,还走的很匆忙。

“几位少爷,快一点哦。”管家说着。

“什么事情啊,这么急?”堂哥杨中军问道。

“老爷突然就不能开口说话了。”管家说。

几个人一听,就跑起来了。

仆人们在门外候着,见到几个少爷过来了,也就让开了。

杨淼一行进去后,大人就过来,引着孩子们往榻上走去。

杨飞良躺在床上,嘴巴在动,想说什么,就是说不出来。

“中午的时候,爹还吃了大碗饭,说中午休息会还要出去的,”二房媳妇说,“就在下午两点多,我听到个响声,带着人过来一看,爹坐在马桶边上了,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我们赶忙把爹扶了起来,爹手指着还要方便的,我们就把爹扶上马桶,爹坐了一会,也没有拉出来什么,我们就扶他到床上,一放手,爹坐不住,就靠过去了。”二房媳妇继续说道。

“我叫爹,爹嘴巴在动,不能回答,他想回答,就是发不出声音了,我看着情况有点严重了,就叫大家都回来了。”

贾氏坐在床边,听着二房媳妇讲着刚才的事情,看着情况,杨飞良更严重了,除了眼睛哪里都动不了了。

贾氏把耳朵伸过去,也是什么也听不到。

郎中过来了,把过脉之后,出了内堂,对杨阿一等人讲:“怕是不行了,你们准备后事吧。”摇着头走了。

到了下午五点,杨飞良突然能动了,大家帮着让他坐了起来,杨飞良看看大家,说:“我是回光返照了,我走了,你们自己照顾好自己,也要孝顺母亲,知道吗?”

大家纷纷点头说“是”。

“至于南方如何,你们到时就随机应变吧,老太婆能多跑的一定多跑几个。”

杨飞良指了指床底下,说,“阿一,把下面的几个罐子拿出来,都打开,你们拿去分了。”

“至于我的后事,就简便些。”杨飞良停下不说了。看了看大家躺下去了。

杨飞良的眼睛就看着天花板,像是可以看穿天花板直到云霄一般,慢慢的,眼角流出了一滴泪。

慢慢闭上了眼睛。

杨飞良走了,走的非常匆忙,也走的很从容。

老来死去,是一种福气。

也有憾事,子孙的命运未卜,大兴的江山还能否有光复的一天。

杨飞良的后事也是简单,府衙的人来了,县令没有来。

县令把杨家的事情立即上报给了严城。

严城宫里批示“知道了”,其他就没有什么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