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天机七隐传 > 第一章 墨者一诺

第一章 墨者一诺

小说:天机七隐传作者:释隐子字数:5085更新时间 : 2021-05-18 16:15:00
公元前371年,老子李耳刚好200岁,此时正在方外山隐居,临近诞辰之时,他的弟子尹喜从终南山赶到了方外山。尹喜是老子唯一一个活在世上的弟子,尹喜来方外山之时,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弟子,男的叫王禅,二十出头的样子,女的叫九姑,才十四五岁。

尹喜和弟子们走到方外山脚下的时候,遇上了墨翟,白发苍苍的墨翟见了尹喜十分高兴,向尹喜行礼道:

“鄙人墨翟,拜见文始真人!”

“原来是巨子,巨子怎会在此?”尹喜问道。

“小墨已经在此等了真人多日了,终于等来真人了!”墨翟高兴道。

“巨子是来给道尊祝寿的?”  尹喜问道。

“正是!”墨翟答道。

“何不自行上山,要在这里干等?”尹喜笑道。

“小墨心中忐忑,不敢擅自打扰道君清修,猜想真人会来,就在这里等了!”墨翟道。

“既然来了,就一道上山吧!”尹喜道。

“多谢真人!”墨翟高兴坏了,快步上前走到尹喜跟前道:

“山路陡峭,小墨来背真人上山吧!”

“身子骨还好吗?”尹喜问道。

“好得很,硬梆梆的!”墨翟拍了拍胸脯,连忙蹲下身背起了尹喜。

墨翟背着尹喜在前面走,王禅和九姑跟在后面。九姑见这人头发胡须全白了,却自称“小墨”,在师父面前像个孩子,不禁暗笑,悄悄问王禅道:

“师兄,这人是谁啊?”

“无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墨家巨子墨子先生!”王禅道。

“我第一次下山,哪里会认识他?”九姑撅嘴道。

“一百多岁的人了,竟能背得动师父,真是不简单!”王禅道。

“一百多岁啊?看不出来!”九姑张了张嘴,随即又道:

“师兄,你说寻常人要活一百岁都难,道尊怎么能活200岁?”

“黄帝活了500岁呢,道尊能活200岁有什么奇怪的!”王禅道。

“我还听说彭祖活了800岁,师兄你说是不是真的?”九姑道。

“当然是真的,这事我还专门问过师父呢,师父不也一百好几了吗?”王禅道。

“那你有没有问过师父,他们为什么能活这么久?”九姑继续问道。

“问过啊,说了你也不明白!”王禅道。

“你不说怎么知道我听不明白?”九姑道。

王禅不搭理她,九姑拉了拉王禅道:“师兄,你跟我说说好不好?”  

“你自己问师父吧,问我干嘛?我要去背师父了,不跟你扯了!”王禅说着上前换下了墨子。

几人在山中走了几个时辰,来到一处半山腰间,王禅和九姑抬头看见了不远处有一个道观。快到道观跟前之际,一对夫妇迎了上来,男的对尹喜拜道:

“小道列御寇拜见文始真人!”

“小道颜好拜见真人!”女的跟着拜道。

“原来是贤伉俪,骊山姥仙可到了?”尹喜笑问道。

“师父到了,正在跟道尊说话呢!”列御寇道。

尹喜一听,三步并作两步,连忙奔向道观,王禅和九姑跟都跟不上。

“师父您慢点!”九姑在后面喊道。

尹喜见了老子李耳,喜不自胜,流着眼泪给师父贺喜祝寿,随即又拜见了骊山姥母。

“这么大的人了,一见面久哭鼻子流眼泪,就像个孩子!”骊山姥母笑嗔道。

“百年不见师父和姥仙,叫弟子如何忍得住?”尹喜道。

“就是为了能再见喜子和姥妹一面,为师才熬到了这个年纪!”老子笑道。

“师兄说反了,是喜子和姥妹熬到现在才能得见师兄尊颜!”骊山姥母道。

“快来,快来!”尹喜向王禅和九姑招手道。

二人上前拜见了老子,尹喜对墨翟道:

“你也来吧!”

墨翟随即也拜见了老子和骊山姥母,尹喜道:

“这孩子在山下等了半个月,竟连个弟子也不带,又不敢自己上来见道尊,非要等到我带他来!”

“先生一代宗师,受万人景仰,也是耳敬佩的人!”老子对墨翟道。

“小墨惭愧,自以为聪明一世,到头来才知道一世浅薄,故前来请道尊指点!”墨翟道。

“墨子不必拘谨,但言无妨!”骊山姥母笑道。

“半年之前,一个叫商鞅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呢?我想了想告诉他,善良是人的愿望,邪恶是人的天性!这个年轻人走后,我又觉得不对,因为很多时候,善恶很难分辨,我连善恶都分不清楚,又怎么能给他答案呢?所以我就想问问道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墨翟道。

“先生能分得清黑白吗?”老子问道。

“小墨分得清!”墨子答道。

“你过来,我给你看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老子道。

墨子走进了老子,老子道:

“在你心中,把你最邪恶的念头,和最善良的愿望,都表达出来吧!”

墨子深深吸了一口气,想象自己提了一把剑,杀了他最恨的人,与此同时,他彷佛看见了一幅图画;墨子很快放弃了杀人的念头,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想象自己从虎口中救下了一个孩子,很快在他的脑海中,也出现了一个图形!

“你再想想,你杀了一个人,并从他的刀下救下了一个孩子!”老子道。

墨子依言而行,在脑中想象着自己杀了一个人,并从这个人的刀下救下了一个孩子,与此同时,一副清晰的图画又映入了眼中。

“看清楚了吗?”

老子的声音惊醒了墨子,墨子起身向老子拜道:

“谢道尊点醒,小墨看清楚了!”

“小墨啊,今日你的问题,昔日我也问过我的师父呢?”骊山姥母笑道。

“媚仙可也是这么让姥仙明白的?”墨子问道。

“没有这个办法,言语怎么能够表达呢?”  骊山姥母道。

“道可道,非常道,我本来还有一个问题要问的,现在也无须再问了!”墨子道。

“你是想问女娲娘娘造人的事吧?”骊山姥母笑问道。

“什么也逃不过姥仙的慧眼!”墨子道。

“讲究是非善恶的人,自然都会埋怨娘娘,你现在不埋怨了吧?”骊山姥母道。

“不埋怨了!”墨子道。

“师叔祖,为什么要埋怨女娲娘娘?”九姑突然问道。

“人是女娲娘娘造的呀!既然娘娘造了人,为什么不都造好人,而要造出善恶不同的人呢?”骊山姥母道。

“是啊,九姑也不明白!师叔祖这么一说,九姑也有些埋怨女娲娘娘了!”九姑撅起嘴道。

“不明白问你师父啊!”骊山姥母笑道。

“嗯,九姑回去就问师父!”九姑点了点头,突然又问道:

“徒孙能不能也问师祖和师叔祖一个问题?”

“小丫头爱问就问吧!”骊山姥母道。

“我听说彭祖活了800岁,黄帝活了500岁这是真的吗?”九姑向王禅眨眨眼,对老子和骊山姥母问道。

“是真的!”骊山姥母答道。

“他们怎么能活这么长呢?”九姑又问道。

“彭祖修习了一种很神奇的功夫,叫‘缓步神功’。这种功夫很特别,能让人像青蛙冬眠一样,所以他能活得很长!彭祖的800年,有700年是处于冬眠状态,但黄帝不同,500年来,他从没有停止过劳作,所以黄帝的寿命实际上更长!至于原因,师叔祖说不准,还是让你师祖来说吧!”骊山姥母道。

“你这丫头,就和姥妹当年一个样,总也问不完!”老子笑笑道。

“我听说黄帝有很多秘术,其中一种叫‘时空挪移’大法,难道是因为这个吗?”列子插道。

“非也!”老子摇摇头道:

“时空挪移法只是局部改变了时空秩序,并不是说人能够战胜时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完全战胜时空,黄帝做不到,女娲娘娘也不能!黄帝活了500岁,既与他的智慧有关,也得益于一种叫‘炁’的东西!”

“炁是什么东西呢?”列子连忙问道。

“炁是道之子,也是师伯一生追求的东西!”老子道。

“师伯说的这个‘道’,又是什么呢?”列子追问道。

“道是时空的起点,万物的源本!”老子道。

“师父曾经说过,得‘道’可以永生,得了‘炁’也可以永生吗?”颜好插问道。

“是的!自古以来,只有女娲娘娘和黄帝得到了‘炁’,他们本可以永生,但他们依旧追寻着‘道’,在寻道的路上,他们耗尽了所得之‘炁’,放弃了永生!”老子道。

“女娲娘娘和黄帝都已经永生了,为什么还要执意寻道呢?”九姑疑道。

“只有得到了‘道’,才能战胜时空,一旦战胜了时空,人可以永生,万物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就是真正的无所不能了!”老子道。

“那不就是神了吗?”九姑道。

“是的!这就是真正的封神!”老子道。

“娘娘和黄帝的野心也太大了,要是我,有了‘炁’,我就不再寻‘道’了!”九姑撇嘴道。

“哈哈!”老子闻言微微一笑道:

“娘娘和黄帝并非全是为了自己!”

“要是女娲娘娘得到了‘道’,你又怎会埋怨她造的人有好有坏?”骊山姥母也笑道。

“师妹,你少问几句,师祖和师叔祖可经不住你问!”王禅暗暗拉了拉九姑道:

“我们出去玩会儿吧!”

二人出了道观大门,墨子也随即告辞离去。九姑和王禅向着一处山中小道走了几步,九姑对王禅道:

“师兄,师祖生辰,怎么没几个人来贺寿?”

“你傻呀你!世上能活到200岁的人能有几个?”王禅白了九姑一眼道。

“你是说道尊的朋友啊、弟子啊什么的都死了?只有师父和师叔祖活到现在啊?”

“这不明摆着么?”

“师祖和师叔祖的师父又是谁呢?师兄知道吗?”

“道尊的师父是常枞,姥仙的师父是常媚。常枞和常媚是兄妹,他们的师父是商容,所以道尊和姥仙也以师兄妹相称!”

“哦,我还以为师祖和师叔祖是一个师父呢?那文子呢?”

“文子和师父都是道尊的弟子,文子师叔名叫辛研,师父让你读的《通玄真经》就是文子的杰作了!”

九妹点了点头,向前走了几步,突然又问道:“师兄,姥仙也快要有200岁了吧?怎么看上去才几十岁?”

“废话,不然怎么叫姥仙呢?”

“还有那个颜好大师,也要耄耋之年了吧?看上去还不到一半!”

“颜好大师修习了意术和媚术,所以看上去特别年轻!”

“师兄就是师兄,什么都知道!”九姑笑着拍马屁道。

数日之后,老子下了方外山,骑着青驴,带着两个童子,和尹喜师徒一路向西,进了函谷关。一行人缓缓向西又走了数日,到了昆仑山脚下,老子对尹喜道:

“喜子啊,我们就在这里分别吧!”

“师父┄┄你我师徒这一别,喜子怕是再也见不到师父了!”尹喜流着泪道。

“道路有尽头,你我又怎能没有尽头呢?师父上山寻道求炁,不过是了却此生唯一的愿望,又如何寻求得到呢?”老子黯然道。

“师父已经得道了啊,只是并非永生之道,又何必如黄帝和女娲娘娘那般执着!不如和喜子一道归终南山去吧!”尹喜道。

“傻孩子,哪怕只有万一的希望,为师又怎能放弃呢?”老子笑了笑道:

“你回去吧!”

“好!师父也早点进山吧!”尹喜摆摆手道。

老子上了青驴,尹喜望着老子的背影,拉着王禅和九姑跪下磕了几个头,随后回到了终南山。半月之后,尹喜圆寂于终南山,享年170岁。

从此以后,世上再无老子的消息,后世有人说他在昆仑山得道升天了,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多年以后,王禅成了鬼谷一派的开山鼻祖,人称鬼谷子;而这个叫九姑的小姑娘,创立了玄门,人称九天玄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