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帝都升职录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外投资的文化差异

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外投资的文化差异

小说:帝都升职录作者:淡紫菊花字数:3985更新时间 : 2021-01-28 23:50:00
刚回到帝都,尹杰就接到了赵敏儿的电话,约她周末聚会,说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王文丽也会参加。

        没错,就是文丽总。

        尹杰离开启航科技之后,和王文丽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联系。在启航科技的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之后,尹杰居中介绍王文丽和曹锟一起谈了合作,谈的就是尹杰之前建议的电子辞典项目。尽管崔勇的技术水平远比不上阮老大,但这种项目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在尹杰的促进下这个项目很快就签了下来。项目进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小问题,主要源于崔勇的“老好人”个性,但在陈果的强力带动下最终顺利达成目标。

        对启航科技而言,这个项目犹如定海神针一般,起到了稳定军心和启动投资者信心的双重作用。

        因赵敏儿所服务杂志的主要客户群是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尹杰找了机会介绍王文丽和她认识。鉴于尹杰的面子,王文丽开始通过赵敏儿的杂志发布软文并投放广告,进行产品推广。然而事实证明此举的宣传效果着实很不错。双方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几次合作下来,两人竟都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觉得彼此意外地合拍,因此也真正发展成了朋友。

        三人在王文丽选择的“小王府”茶馆会面。虽然身处闹市,这里环境清幽,每个房间的私密性都很好。

        “大忙人来了。”尹杰刚来到茶室外时,赵敏儿眼尖看到就迎了出去,两人拥抱在一起。王文丽迟了一步走过来,伸臂把两个人都搂在怀里。

        “好了好了。”尹杰开始觉得有点脸红,她轻轻挣开两人的手臂后快速地四下打量了一下。

        “就你那么小心!”赵敏儿拉着她坐下,口中还抱怨道:“谁会那么八卦!”

        “唉,没什么必要让人误会啊!”尹杰笑道。

        “这里私密性很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况且就是误会了又能如何?身正不怕影子斜!”王文丽颇有气势地说。

        “咳,你不知道,我们尹杰现在可是‘名人’了,要注意社会影响的啦!”赵敏儿调侃道。

        “胡说什么呀?我不是,我没有,你不要瞎说!”尹杰来了一个否认三连。

        “前几天我参加一个媒体会,外地几个媒体谈到过你的。我才知道你这么有名了!”

        尹杰拿着茶杯转过了身子:“你不知道不奇怪,因为我也不知道呀!说说,他们都说我什么了?”

        说是你气质好啊,和省领导交流神态自若,和媒体交流有礼有节,......

        尹杰转了转眼珠,如果这样,是不是有可能......,她脑子里有一个设想慢慢成型。

        “唉,问你话呢,醒来!”王文丽在她眼前挥舞着手臂。尹杰还真没见过她这么张牙舞爪的样子。不过相比以前那种正襟危坐的样子,现在这么着整个人看起来更生动更接地气。

        “敏敏,今天邀我们来有事儿吧,啥事儿?”尹杰好奇地对赵敏儿说。

        “确实有个事儿。”赵敏儿说,“我们在做一期中国民企专辑,现在刚好需要放一篇有关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稿子。我想了一想,这不就是你的本行吗?文丽呢她本身就是民企老板,我一会儿也有其他话题要‘采访’她。”她拿出了录音笔,“怎么样,尹总?谈谈你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看法?”

        尹杰轻轻拍了一下她的手臂说:“淘气孩子......没问题!”

        赵敏儿打开了录音笔,清楚地说:“我们今天邀请到了S国驻华代表处的尹杰总监,请她来谈一谈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尹总监多年从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促进工作,对今天的话题有着切身的体会。”

        看到录音笔已经亮起了灯,尹杰也就端正了神色开口说:

        “感谢赵总的邀请。在这方面,我确实有一些信息和观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作为投资促进专家,我的本职工作是帮助有意向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了解S国豪森州的投资环境,帮助他们更有序地走出去,并对他们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因为这份工作,我接触到的民营企业确实很多。这么些年工作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影响中国民企海外投资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和目标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尹总您这么说一定有原因吧?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就我个人的理解,现在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掌握越来越熟练。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海外旅游的频次也提高了,企业的对外交流也越来越多,应该说国人对海外的了解是逐步增多的......”赵敏儿适时接上话头。

        “赵总您的说法反应了大多数人对‘文化差异’的误解。‘文化差异’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包含了很多因素。语言问题只是其中最浅显的一个因素,也是最容易解决的。”

        “那您口中的文化差异究竟指是什么呢?”

        “我给您举个例子。假如有两对夫妻,他们都是因为相爱组成家庭的。其中一对夫妻俩都是帝都人,二人家世和生活环境相当;第二对夫妻虽然是帝都人,但一人家境优渥,一人家境贫寒,您觉得这两对夫妻中,哪一对发生争吵的概率更大?”

        “当然是第二对。家境不同,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对待金钱和日常生活的态度都会不同。如果两人都不懂得妥协,发生争吵是必然的,最后闹到离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说得好。假如第二对夫妻一人来自帝都,一人来自上海呢?”

        “争吵的可能性更大,两个地方的饮食习惯、行为习惯都不同。”

        “那如果第二对夫妻中一人来自上海浦西,一人来自湘西村寨呢?或者一人来自帝都,一人来自英国伦敦呢?”

        “如果不懂得妥协的话,争吵的可能性爆棚!第二对夫妻不仅饮食习惯、行为习惯不同,从小生长的生活环境的差别也实在太大了。”

        “其实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差异。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家境,有饮食习惯,但更重要的,是从幼儿到成人......这阶段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中的细微差别。你看即使第二对夫妻都是中国人,他们之间没有语言隔阂,但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更何况来自不同国家呢?存在文化差异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怎么消除这种文化差异的不利影响。”

        “说的对!怎么消除文化差异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我的建议是‘在保留自我的同时融入目标市场’。举个例子,帝都人到上海工作,是主动熟悉并遵循上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容易呢?还是要求身边的上海人适应自己在帝都养成的生活习惯更容易?是自己一个人逐步习惯上海的阳春面容易呢?还是要求身边的上海同事都改吃炸酱面更容易?”

        “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更容易。”

        “您说的有道理。相对于改变周围所有人的固有生活习惯,自然是调整自我的部分习惯更容易。但只是调节还不行,需要做的是“融入”。也就是说,既然必须在上海生活,那就尽量让自己喜欢上阳春面。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阳春面,也得让自己习惯同事们都喜欢的爆鱼面,这样才能和周围同事一起享受当地美食,分享食物的美妙,从心理上融入其中。”

        “这是融入没错了,那么保留呢?”

        “喜欢阳春面不等于放弃炸酱面对不对?只要不强迫周围的人都接受炸酱面,自己独特的爱好大家都是尊重的。”

        “尹总的比喻实在是很形象!”

        “事实就是如此。我的一位助理来自扬州,她曾告诉我她很喜欢帝都。但这种喜欢是来到帝都后努力挖掘出来的。她努力让自己认同这个地方,尽量和本地人打成一片,理解他们日常习俗的由来、原因、目的,从而喜欢上这个城市。她说,只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自己在帝都的生活才可能走上正轨。”

        赵敏儿很认同地点头称是。尹杰接着说:

        “这同样适用于到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家。如果事先对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商业习俗有所了解,就能在落地之后遵循这些规则。遵守规则了,才可能进入当地的体系,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从而真正融入。语言只是文化交流的工具而已,要消除文化差异需要做的工作更多,必须真正地深入下去。”

        “那么,企业应该怎么消除文化差异呢?”

        “刚才已经说了,应该提前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商业习俗。怎么做呢?委托第三方调研和咨询机构。当然,如果企业本身就设有专门的部门来做这部分工作当然可以自己做。否则的话,应该委托有业务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就投资目的地的政策、法律、环境进行系统调研。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也才能够达到百战不殆。”

        “尹总,在您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当中,采用第三方机构进行调研的多吗?”

        尹杰轻叹了一口气:“很遗憾,愿意采用第三方机构提前调研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要么是企业负责人没有认识到事前系统调研的重要性,要么是过分介意调研的经费开支,结果只通过自己的员工进行粗略调研了事。这里我特别想提醒大家,术业有专攻,如果自身不擅长,最好还是交给第三方机构去做。进行粗略而不专业的调研,其后果比完全不做调研还严重。

        “怎么说?”赵敏儿问道。

        “如果完全不做调研,企业家在决策时会小心从事;假如调研结果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决策,有可能直接导致巨额经济损失,甚至带来法律风险。”

        “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企业家说国外的经验不适用于国内,他们更愿意‘摸着石头过河’,您怎么看?”

        尹杰非常认真地说:

        “身处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进入的领域完全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那么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承受相应的风险和代价。”她的语调一转,又说:

        “然而,如何到欧洲投资?这已经是无数前辈通过‘摸着石头过河’付出过代价,才留下来的教训和经验,是经过了市场验证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和途径,我们的企业为什么不采纳呢?摒弃现成的经验不用而另搞一套,势必还是要重复付出代价的。这样做的代价比遵循现成经验的成本会昂贵得非常多。”

        尹杰向几人介绍了几个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其中就包括力行木业。

        这每个案例中她都隐去了具体的国别和企业名字,均以代号代表。她可不愿意因为这一篇报道,把自己陷入到和相关机构的口水战里边去。

        最后她说:“所以你看,不愿意支付60万的咨询费用,最后付出数百万的代价!而最后这家木业公司最惨,因为不舍得花钱事前调研,险些数亿投资打了水漂!最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交的学费可不止于金钱,他们的企业信用度、社会声誉都因此被损坏了。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到他们欧洲经营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对信誉和品牌的伤害,没有十年甚至数十年的持续努力是没法子补救回来的。”

        ......

        王文丽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再次发现了尹杰身上的变化。在她的眼中,尹杰正在慢慢发生着蜕变。

        这个女孩最后会蜕变成什么样子?王文丽充满期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