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一旨封神 > 第十一章 解惑

第十一章 解惑

小说:一旨封神作者:钻天大圣吱魔王字数:3624更新时间 : 2017-08-27 21:57:00
  子辛忽略了一个事实,张奎的确强大但如今却是寿王还未继位的日子,张奎还很年轻,其名还未远播朝歌。而大商镇守各地及各关隘的守将之中不乏能人,名声显赫之辈更是比比皆是,邓九公算一个,此外像大将军张桂芳佳梦关魔家四将三吒之父李靖等名声都远比张奎显赫。

  文武两班一方面疑惑张奎为何人,一方面更疑惑寿王究竟因何而认定张奎。

  但不管怎么样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众大臣各自散去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二位即将领兵出征的王子却被帝乙留了下来。

  两位王子都是单独被帝乙召见的,所以先进去的子启和帝乙说了什么子辛不知道,当然之后子辛和帝乙说了什么子启同样不晓得。

  见过帝乙之后,子辛刚刚走出宫门,就看见下大夫徐荣在宫门边上候着。子辛明白徐荣是代表着亲近自己的所有大臣而来,需要自己为了今天朝上独断专行作一个解释。

  于是子辛主动开口道:“徐大夫可知道东伯侯落脚何处?”见徐荣点头子辛又道:“能劳驾徐大夫给本王带路吗?”

  “荣幸之至。”

  于是君臣二人开始在前面慢慢的边走边说,随从门自觉地远离在后守护着二人的同时也避免影响二人说话。

  “四大诸侯一起离开属地的次数多吗?”子辛再一次抢在徐荣之前问道。

  “虽然不多但每隔几年总会有一两次的。”徐荣满脸疑惑,但还是回答道。

  “四大诸侯会把离开属地的事大肆宣扬吗?”子辛继续问道。

  “当然不会。”徐荣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疑惑减轻了,转而是一脸震惊。

  没有理会徐荣的表情,子辛继续着自己的话题:“徐大夫认为如果四大诸侯离开属地的之后,有内奸把消息传出来到叛军真正整兵反叛需要多少时日?”

  “殿下的意思是四大诸侯有问题。”徐荣能坐到下大夫的位置当然不是傻子,马上明白了子辛的意思。

  “就算不是四大诸侯本人,至少也是有资格提前知道四大诸侯会离开属地的麾下重臣或是他们的儿子,徐大夫觉得可对?”子辛回头看了一眼徐荣道。

  “不错,如果没有人提前告知二路叛军,也不会把时间把握的这么好。”徐大夫点头道。

  “徐大夫认同就好。西南两路反叛,其中南伯侯鄂崇禹乃是有勇无谋之辈,其子鄂顺更是志大才疏之流,如果问题出在南伯侯身上最多也只是南面一路出事,绝不可能波及西路。至于东伯侯姜桓楚以及北伯侯崇侯虎应该也没有办法挑拨西山那三十六路诸侯反叛。相反,西伯侯虽然号称贤伯却是老奸巨猾之人,最有可能作出这种事情的人就是他。所以本王想来,西征大军要么在姬昌明面支持暗里捣乱之下陷入苦战;要么就是大军一到三十六路诸侯立马投降,虽然赢了战争身为主帅却没有多少功绩。”子辛终于详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只是殿下的猜测吧。”虽然徐荣也感觉到其中有一些不妥,但子辛所说毕竟没有根据。

  “徐大夫说的不错,这些全部都只是本王的猜测,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实质性证据。但是徐大夫不要忘了,本王要争的是世间唯一的椅子,过程绝对不可以出任何差错的,所以即便是猜测,只要这种可能本王就要尽量回避。何况这一次如果本王猜对了本王在争椅子的游戏里就可以轻易占得先机,就算本王猜错了只要本王可以保证南路平叛胜利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子辛耐心解释。

  “殿下说得不错,不论征南还是征西胜利才是关键。所以恕臣斗胆问一句,殿下凭什么有着必胜的信心?”徐荣追问道。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子启子辛两方势力在朝堂之上为平叛方向为随军将领苦苦相争,为的不就是保证本方支持的王子可以在接下来的平叛战争中胜利吗。

  “徐大夫对于张奎将军不熟悉吧。本王很肯定说一句,就算大王兄用他麾下大军和本王换一个张奎,本王也会毫不犹豫的拒绝。”子辛哈哈大笑道,语气中充满了对于张奎这个并不被朝歌城众臣所熟悉的武将的信心。

  “殿下的信心就建立在张奎将军一人身上?”子辛的话让徐荣感到郁闷,一场战争只靠区区一位将军能起到多大作用,这不是儿戏吗。当然这也不能怪徐荣,说到底徐荣都只是个凡人,虽有人间之才却不识道术神奇。

  “呵呵,徐大夫莫要小看了张奎将军,张将军于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在重兵防备的敌营里刺探敌情亦犹如反掌观纹般简单。有张奎将军在南征已经胜利了一半。”子辛口中绝不吝啬对于张奎的赞美。

  “可是……”徐荣依旧没有打消疑虑。

  没等徐荣说完,子辛就打断了他的话:“徐大夫可有换个角度想过,黄滚将军、晁田将军、鲁雄将军、丘引将军,个个是将帅之才,随便哪位都可以独领一军,现在却集中在了一起,如果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又该以谁为准?一支军队只需要一位元帅一个声音就足够了,多了反而相互制衡成为胜利的阻碍。而本王已经将邓九公调到麾下,九公者,帅才也,足以和黄晁鲁丘等任何一个人相提并论。以九公为主,配合张奎将军胜利可期矣。”

  “殿下所言极是。”徐荣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做到下大夫的位置上显然不是笨蛋,只不过因为之前被子辛所为吓了一跳,思绪一时乱了,所以没想到太多。这正是关心则乱的表现。

  “本王不欲征西,却故意在朝堂之上表现出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让大王兄优先选择,实际上已经先得一分,而且因为是大王兄先选,众人自然而然的会认定本王征南这一路的难度高于大王兄那一路,之后就算战事出现焦灼,朝堂之上无人可以此来攻击本王。而且大王兄一下子把驻守朝歌的上将军全部揽入麾下在明白人眼中却是一招败笔,自己白白失了一分,如此此消彼长,本王已经离那把椅子更近了一步了。”子辛继续分析道。

  “可我大商和南巢氏交集甚少,对其几乎没有了解,这也是我等不希望殿下领这一路军的原因。”徐荣点头道。

  “徐大夫为本王着想的心情,本王自然明了。本王当然也知道征南的难度,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本王对南巢氏一无所知,正是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负也。所以本王点了张奎将军,正是要借助张奎将军之能刺探敌情。有张奎将军自助,这胜利的天平会向本王倾斜的。”说实话张奎的地行术虽然也能够刺探敌情,但是子辛心中刺探敌情的不二人选其实是高明高觉这一对千里眼顺风耳,可惜出征在即子辛根本没有时间去棋盘山请这两兄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负。想不到殿下对于兵法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徐荣大为诧异,但同时却开始对子辛产生了信心,一个通晓兵法的王子应该不会因为意气用事作出错误决断。

  “张奎将军虽有刺探敌情之能,但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本王还需要二位奇人相助。只是此二人尚在棋盘山逍遥,徐大夫能否代本王走一趟棋盘山,请得二位奇人前来助阵?”子辛稍作思考之后有了决定。

  毕竟这一次两路战争起的突然,要说背后没鬼子辛一点也不信,但是否真的是西岐方面在背后搅风捣雨,子辛就一点把握没有,所以子辛现在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一方的实力。让徐荣去请高明高觉,一是要让徐荣见识一下道术神奇可以让徐荣以及其他支持自己的大臣们更加有信心;二来千里眼顺风耳对于战争的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子辛一点也不担心徐荣会请不到高明高觉,原著中这二人可是自己主动就跑来朝歌城自荐的,如今子辛非常有诚意的让徐荣去请想来这二人会欣然同意才是,而且身负重托的徐荣应该也会做出三顾之态吧。

  “臣敢不效命。”徐荣坚定的说道,作为支持寿王的一派大臣,徐荣对于能够帮助自己王子胜利的事情义不容辞。

  “此二位奇人本是棋盘山轩辕庙内泥塑鬼使,得人间香火供奉而得道,又托山中桃、柳三十里根盘采天气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神通大成。徐大夫到棋盘山后,可先至轩辕庙供奉,而后于山中找最大的桃树柳树祭拜,应该可以见到这二位奇人。只是这二人不仅身具神通,长相也和凡人有异,徐大夫见之切不可大惊小怪。”子辛把高明高觉二人的出身完全反过来说,主要是不希望徐荣知道自己请得是桃精柳鬼这等妖精,毕竟凡人对于妖怪还是有一定的戒心的,尤其是高明高觉二位长相还很奇特。但是子辛这一反说,高觉高明马上成了轩辕黄帝麾下鬼使,有了正统出身。

  子辛一点也不担心这个谎会被拆穿。高明高觉早已和那泥塑鬼使融为一体,所以姜子牙不仅要将桃、柳根盘掘挖,用火焚尽,还要将轩辕庙二鬼泥身打碎,方能绝二人灵气之根。只要高明高觉二人自己不说,其他人所说的可信度都是一半一半。

  除了高明高觉,有资格站出来说话的只有轩辕庙供奉的主人轩辕黄帝,最多也就是加上黄帝并称三皇的伏羲和神农,但三皇自从隐居火云宫后再不曾现身人前,自然不可能为了区区二人现身说法。

  “殿下让臣去请得是神仙?”之前子辛虽然说是奇人,徐荣理解中只是有一技之长,但听了子辛详细叙述之后却彻底震惊了,说的话都有一点点结巴。

  “到了棋盘山,亲眼见了徐大夫自然就明白。”子辛卖了一个关子。

  “臣记下了。殿下容臣回府收拾一番即刻动身。”虽然子辛没有明确回答,但显然徐荣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本王征南得胜与否全看徐大夫此行成果。”子辛点头道,之后还不忘叮嘱:“只是徐大夫还需秘密成行,一旦被有心人知道很可能坏了本王计划。”

  

  ————————————————————————————————————————————————

  “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句话笔者一直觉得放在张奎身上太合适了。本身武艺高强,又身具地行神术,完全可以突袭敌将,取下首级也可以轻松全身而退,而不会因为杀了敌将陷入狂怒敌军的包围之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