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水语风歌的天空 > 办公室里,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办公室里,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小说:水语风歌的天空作者:水语风歌字数:4168更新时间 : 2020-10-23 23:02:09
   “红红,红红…”

   每当下午五点半,下班的时间节点,在二十分钟以内,我一般情况下,就会听到多多那细细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从二楼下一楼的楼道那飘来。。。。。。

   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应该是有心灵感应吧。

   我似乎已经练就了,听脚步声识人的本领。其实,哪怕多多不喊我的小名,光听脚步声,我都会感觉到是她从二楼下来了,约我一起下班回家。

   总部办公大楼共有三层,设有多个管理部门,大约有220人左右在这里集中办公,我在一楼靠右边最里面的办公室,但离楼道并不远,多多在二楼。

   我以前还怀疑过自已听脚步声识人的本领,经过几次论证,事实证明一切,我这能力可是有依据的。嘻嘻,不过,仅限识别多多和我部门领导的脚步声,其他人我可没怎么关注过。

   多多的脚步声听起来轻轻的,但是很有节奏,不急不缓。

  每次感觉到了多多的脚步声时,就会把脑袋从办公室探出去瞄瞄,看是不是真的,结果----

   “红红,红红…”

  多多那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把我吓坏了,赶紧把头缩回来,哎,我可是低调的人啊。

  本来我这个名字又俗,别人喊我时都有点难为情,真不知道老爸当时给我取名时咋不多翻下字典呢。

  这一嗓子喊下来,整栋办公楼估计有一半人听到了,最主要是扰了众多领导的清静,我真是服了多多啊,清誉毁于一旦,我哭笑不得。

  平时我除了工作和一些部门协调沟通外,一般是老老实实在办公室里工作,既不会讨好领导,也不会讨好同事,用职业术语应该说,沟通能力不强。随便一框,就可以给自已找几个缺点出来。

  有时候我也是挺闹心的,自认为,自已只是不善于和领导沟通哈,和同事沟通,或业务洽谈还是能力很强的。经手的工作,剔除客观原因,工作思路清晰,有条理,处理事情起来也是不错的。

  为多多常在楼梯间下来时喊我名字的事,我还悄悄叮嘱了多多一下,能不能不这样喊我呀,或者小点声,这么亲热的叫我,多不好意思。

  多多振振有词:我这样喊你,领导和同事都会知道我们俩相处的好,无疑给我们加了印象分。

  晕…

  我嘴笨,永远也说不过她。

  我们俩都属从市外来总部工作的,在市外店还算得上一个小干部,论级别,在总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公司级别划分为A、B、C、D四个层级,每个层级还分等级。我们俩层级是B级,高不高低不低的,随便碰到的一个同事都是B级,关键是A级领导干部比比皆是。

  A级干部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A3、A2、A,A是A级中的最高层级,属管理层金字塔的顶层。

  现在我们办公室共有3人,其中,A3级1人,A2级1人,级别高的吓人。

  按理说,到我这只有端茶递水的份,只是我心态好,又不会做什么巴结领导的事,工作氛围很轻松,领导们也接受了我这爽直的性格,相处得还很融洽。

  我们部门是一个新项目组,涉及到民生项目,受疫情期间政府政策影响应运而生,是集团公司探索新业态转型的一次试水。今年4月份中旬成立,部门人员只有3人。

  成立之初,部门领导是一周前刚从总部其他部门调整过来的,A2级的大领导。然后我就从市内店调过来上班了,还有个同事在我到岗的前一天才到总部报到。就这样正好无缝对接,我这一不小心就成了元老级组员。

  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到岗的第一天,在总部分管我们工作最大领导,A级分管总监王总的办公室谈话,开个短会。

  就这样第一次和部门领导见面了,我恭敬的叫了声:李总,您好!算是打了个招呼。

  受疫情影响,我们都习惯性佩戴着口罩,表情无从观察,大家都是只露出两只眼睛而已,相互问候了一下。

  想想挺好笑的,每天上下班都佩戴口罩,好处很多啊,比如:不用化妆,美丑看不见,也不怕丢人,还有谁都看不到别人啥表情,开心也好,难过也罢,戴口罩无疑可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保持安全的距离。

    4月份的省城,气温还有点低,李总当时戴着一顶棒球帽,穿着一件黑色茄克款薄棉衣和一条深蓝色的牛仔裤,中等身材,偏瘦,白净皮肤,看起来气质儒雅,声音也是斯斯文文的。

  我这个人对口音的判断基本上是没什么水准的,反正感觉不是土生土长的省城本地人,不禁心生好感。

  省城本地人骨子里普遍存在一点小偏执,是有点瞧不起外地人的,在他们眼里,我们外地人就是乡下娃。

  由于是一个刚成立的新项目组,一切工作还处于摸索和筹备中。

  李总给我安排的工作是,办公室行政内务管理、后期开店后行使总部职能营运管理、建章建制、招商及合同管理等。

  还有一个同事小黄则分管招商工作。后来本项目第一个新店开业后任店长,到门店工作去了。

  短会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我却不知道到哪办公去。听李总说我们的办公室正在简装中,估计得一周才能搬进去。

  李总挺关心我们,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先暂时到他办公室去办公呢,还是去熟悉了解下今后要开展的工作。

  想着李总也是暂时和别的部门拼在一起办公,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凑热闹了吧,于是我和小黄选择了先去物业拓展部学习。

  物业拓展部职能是总部分管各门店物业安全及新网点开发,是总部极其重要的一个管理部门。

  总部机构庞大,工作人员又多,所以办公室很紧张,每个办公室人员都是安排得满满的,基本上能放办公桌的地方都利用起来了。

  物业拓展部也不例外,20平不到有5个人办公,文件柜就放了一大排,进去只留了条走道。

  起初的几天我和小黄就在办公室两把多余的椅子上坐。平时,如果办公室有哪个同事外出办事,我们就借用下他们的电脑办公。

  年销售规模过百亿的集团公司,办公条件居然这么差,有时候我真是不解。

  总部这栋三层办公大楼,有些年头了,座落在省城最繁华的大道旁,而且是自有物业,地价也是翻了又翻,现在已是天价,地皮价值要用多少个亿计算了。

  不知道领导们是咋想的,前几年,如果把这栋旧大楼重建成高层,留几层公司办公用,其他几层可以作写字楼对外出租,或售卖,收入也是不菲的。

  现在从外观上看起来,破旧不堪,是为了体现我们总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我们这个老牌上市公司,高层们所思所想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吧。

  约十天后,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办公室。那天很是开心,一大早,我们就做卫生,把办公桌摆放好,我还专门买了3盆绿萝美化环境,就连冷水壶什么的也准备好了。

  李总心情很好,新部门人员归位了,看着他踌躇满志的样子,我很开心。

  由于我们只见了几次面,都不太熟悉,又是大领导,刚开始向他汇报工作时还有点小拘谨。

  其实,在我自愿到总部这个新项目组来工作前,我是做了功课的。

  从侧面各个渠道,包括同事和领导那都大致打听了下李总的情况,我们集团公司旗下有两大连锁事业部,分管衣、食类零售终端销售及服务业务,李总是从百货连锁事业部调过来的,曾任市外一个店的总经理达十年之久,工作能力和业绩不容置疑。后来竞岗时,据说一个集团领导的亲戚调到他门店去了,接替了他的岗位,所以集团把他调到我们总部来了。

  百货事业部,主要是针对高端消费客群,工作体面,待遇好,同级别待遇比我们这边要高出近二千元,对我们这个事业部的人来说,到百货事业部工作,是我们总部这边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李总居然调到我们事业部来工作了。

  工作变动异常,耐人寻味,引发了同事们的很多猜测和遐想,落井下石之人有之。

  爱嚼舌根的同事们还在背后似乎是好心的提醒我:李总是被贬到总部这边来的,集团公司和总部都不待见的人,你最好跟他保持距离。

  在别人眼里,殊不知我也是总部不待见的人啊,我觉得没什么呀。

  多年在职场上,我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不相信别人口中所说的,只相信自已看到的。

  我们都是外地人,同病相怜。在别人眼里,把我们定义为属总部都不待见的人,没前途,无非是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所以这也是我毫不犹豫选择到李总手下工作的原因,骨子里就是不信这个邪。

  工作起来,李总很认真负责,心态很好,不摆领导架子,平易近人。于是,在尊重他的同时,处处维护他的形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让其他部门有话说。不知不觉我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坚不可摧的阶段感情深植于心。

  有时问李总,我开玩笑说,领导,答记者问哈?请问,为什么总部高级别的领导这么多?李总笑笑说,级别高的不见得是工作能力强的,工作能力强的不见得会提升。一语惊醒梦中人。感觉李总说得好有哲理,参悟了禅道。

  有一天快下班时,一个不胖不瘦,中等身材,戴口罩的短发美女,被总部培训部长吴部带过来,进门就喊到:李总,你的女同学来找你了…

  我在一进门的第一张办公桌办公,本来还低着头在忙自已手头的工作,吴部又说,李总,夫人来了都不迎接啊…

  我一听,呼的一下就站起来了:您好!赶紧和李总夫人点了点头。

  相处时间长了,每天汇报工作之余,闲下来时,我们也聊下家常。有时我看他工作压力挺大时,不忍心他那么受煎熬,想让他放松一下,逗他说,领导,讲一下您的爱情故意我们听听哈,他也不避嫌,便讲了起来----

  他是四川人,说起来也是和省城有不解之缘。二十多年前就读于我们省城一所知名大学,当时我们集团正处于发展初期,到他所就读的大学招聘应届毕业生,他是第一批被集团招录进来的人才培养对象。

  现在我们总部总经理、集团公司好多领导都是和他也是第一批进来工作的,同事过好长时间。

  其实从本意来讲,他是想回自己老家工作的,只因当时喜欢上了低他两届的,也是同乡的小学妹。最终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为了修成正果,于是留下来省城一边工作,一边等小学妹,也成就了才子佳人的姻缘。

  如今儿子17岁了,在省城重点中学读高二,爱人在我们集团财务部门工作,家庭生活美满。

  其实,以前的那些道听途说并不都是真的。当时集团公司给了几个岗位他选择,有个领导脾气有点大,他是那种不为半斗米折腰的人,一时赌气就同意调过来了。所谓的被贬到我们总部来什么的,都是不实的猜测。

  “领导,您后悔过留在省城吗?”我不禁问他,这么多年,由于离老家远,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在省城除了几个同学常联系外,就是上班下班,其中的寂寞和思乡之情,常人估计都是难以承受的。

  他说,谈不上后悔,最怕逢年过节,别人家都在走亲戚访友,热热闹闹的。他们家就三个人,一大桌菜也吃不起劲来,放假几天在家就是大眼瞪小眼。所以逢年过节,多半是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一下,到处转转。

  现在特别期待的是,儿子能考上自己老家的大学,然后在老家工作,等自己退休后,正好和爱人回老家去定居,以此圆了自己的回乡梦。

  漂泊在外打拼的人,哪个不是各种心酸深藏于心。

  人生总有太多的来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恍恍惚惚中半生已过,在忙忙碌碌中白了头。

  唯愿每一个游子都能美梦成真,归来时依是少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