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红楼]似玉美石宝三爷 > 69、第六十九章

69、第六十九章

小说:[红楼]似玉美石宝三爷作者:水木容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7-12 05:54:03
“来!”宝璁拉过林黛玉的手,带着她往床内缝隙里摸索。

        然后,  她的指尖,  触到了一个圆圆的,带着花纹的石环。

        “机关密室知道不知道?”宝璁眼神亮晶晶地看着林黛玉,  教她转动石环的方法,  “当初在改建这宅子的时候,我特地造了这个。”

        相比于想要藏东西的想法,  宝璁更多的是,想要一间密室。

        一个只有他和林黛玉能打开的地方,  多有趣。

        “密室?”林黛玉在话本游记里看过这个,但还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她瞪着眼睛,  惊诧地看着床内侧,  床帐的后面,墙壁缓缓移动,  像是门一样打开了。

        宝璁坐起来,  撩开内侧床帐,林黛玉便看到了一条窄小的通道。通道地面上,铺了一层素色地毯,  十分干净清爽。

        里面虽然有点黑,但一眼就望到了尽头,不过是七八步路的狭小通道,  尽头隐约是个拐角,  不知通往何处。

        宝璁兴奋地拉着林黛玉起来,  “走,进去看看。”见里面黑漆漆的,又问她:“怕吗?”

        林黛玉却是摇头,反而小脸上全是兴奋,连眼睛也亮了起来,“不怕,这不是有你嘛!”

        她紧了紧两人相握的手,对宝璁笑了笑,又摇摇手催促:“快走呀!”

        宝璁无奈笑了声,宠溺道:“小心脚下。”

        说着,自己率先进了通道,又回头留意林黛玉。

        不过几步路,很快就到了拐角。

        “这里是个往下走的楼梯,你慢些走。”宝璁小声提醒。

        林黛玉应了一声,转过拐角,看见了那条楼梯。

        明明延伸而下,两侧也没有灯烛,楼梯间却还有微弱的暖光。是从一侧墙壁上面的镂空雕花窗户中透进来的。

        林黛玉从镂空窗户中望去,瞧见了外面小院的景致,还有廊下那挂着照明用的灯笼。

        廊下四周挂了不下十盏灯笼,照亮了整个小庭院,也让这隐在角落中的楼梯间不那么黑暗。

        两人顺着楼梯间下去,也不过十几步路,宝璁就停住了脚步。

        “到了。”宝璁伸手,吱呀一声,推开了楼

        梯面前的木门,“你等一会儿。”

        林黛玉乖乖站在远处等着,不一会就瞧见宝璁点亮了门旁边的灯台,然后是小房间里各处的灯台。

        灯烛映照着,房间内全亮了起来,林黛玉终于看清楚了这隐秘的小房间的全貌。

        整个房间十分朴素,没有什么惊艳的装饰。地上依旧铺了一层素色地毯,看着很温暖。

        右边摆着几个还空着的博古架,还有几个收纳用的抽屉箱子。这些都是宝璁按照记忆中现代化收纳的置物架和收纳柜做的。让木匠分拆开做好了,他自己再搬进来慢慢装起来。

        那小通道和楼梯,可不能塞得这这些大件东西。

        左边是一张单人床榻,还有一张木质矮书案,一眼瞧去就是榻榻米的风格。

        明明是一间密室,宝璁却下意识地像布置房间一样摆放东西,仿佛缺了床和书桌,就不是一间完整的房间一样。

        他觉得自己肯定是前世求学工作的时候,住出租房住多了,不然不会对床和书桌有那么多执念。

        连布置密室也出现了出租房的影子来了。

        但林黛玉不知道出租房这回事,她只觉得挺简约朴素的,且注意力全被书案上的一把七弦古琴吸引了过去。

        宝璁胳膊底下还夹着几个装着银票契约的锦盒,此时便全拿去放进了一个收纳木柜的第一层里,对林黛玉道:“放这里应该不会被人偷,你也不用怕丢了。”

        这宅子不引人注目,这密室也藏得很巧妙,是在主卧下面,入口又藏在床的后面。若这样还能被人偷了东西,只能说是天意了。

        他回头一看,却见林黛玉已经坐在了书案前,正伸手去轻拨古琴琴弦。

        古琴低低响起了几个音符,听着有些愉悦,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在喃喃说话一样。

        宝璁摇头笑了笑,走过去顺势在林黛玉身边坐下,看她拨弄琴弦。明明她没有学过弹奏古琴的,如今拨奏起来,似乎也有模有样的。

        宝璁一边听一边感叹,果然是有天赋的人。当初买了这古琴来,就是想送给林黛玉,正巧今日可让她拿去玩了。

        林黛玉听了琴音之后,忽然心有意

        动,便又去细细看这架古琴。

        这琴十分朴素,朴素到简直一点都不起眼。木料不是上好的木料,做工也很平常,更别说,还有点陈旧。

        上面没有一点雕花,仅刻了“焦尾”两个字。

        正是这样,才叫人疑惑。

        明明是一把陈旧的、用料做工都平常的古琴,可却有被人细心擦拭呵护的痕迹。虽然旧,但琴身十分干净,普普通通的木质,泛着柔和的光泽,古朴,很有故事。

        指尖摸着“焦尾”两个字,林黛玉不自觉地问了出来:“这琴是何来历?你怎么会把它收藏在这里?”

        听到林黛玉问来历,宝璁直觉,她肯定是想起什么来了。

        他微微勾唇,也伸手在琴弦上拨出了个低沉的琴音,缓缓道:“林妹妹肯定知道吧?前朝的女乐师焦尾夫人,听说,这琴是她七岁习音律时,用的第一把琴。”

        前朝有焦尾夫人,出身贫寒,后七岁入宫习乐。在宫中整整二十年载,成为了宫廷第一乐师,最擅长的是七弦古琴。

        后来前朝灭了,焦尾夫人也流落到了民间。

        宝璁买这把琴,倒不是因为这个宫廷第一乐师的故事。而是因为,这位焦尾夫人在前朝灭亡后,虽然流落民间,却没有落魄。

        她用一把天底下最平常的焦尾古琴,弹奏出了一曲惊艳众人的《凤求凰》,从此用琴艺养活了自己。

        不仅养活自己,她甚至还收了很多乞儿为徒,教他们各种乐理技艺,让那些乞儿也有一技之长,可以像她一样凭技艺活下去。

        那些乞儿都称呼她为焦尾夫人,随着这些人的口口相传,焦尾夫人这个名号也就在民间流传下来了。

        这样的女人,大户人家说起来,觉得她就算琴弹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卖艺的风尘女。

        可宝璁却觉得,这女人不仅心善,还挺聪明有能力的。她一点没有被局限在传统女子的框架中,而是真正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林黛玉当然也知道焦尾夫人的故事,回想话本中寥寥几句话,把一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就如闲话故事一样概括了,便有些惆怅起来。

        她叹道:“如何只是第一把琴

        呢,这琴,恐怕是她用了一辈子的琴吧?”

        宝璁点点头,“确实,听说她从宫中流落到民间,唯一带着的就是这把琴,后来弹奏的也一直是它。”

        就是这把,平平无奇,一点都不名贵的焦尾古琴。

        不知不觉,两人在密室中聊了许久,林黛玉揉揉眼睛,昏昏欲睡,宝璁才惊觉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他赶紧拉着林黛玉起来,“这琴不着急研究,我把琴搬出去,以后你闲着了再玩。”

        林黛玉揉着眼角,瞌睡连天,却还有闲心白了宝璁一眼,嗔道:“什么玩玩?这古琴可是焦尾夫人的琴呢,怎么能论作玩物?”

        小姑娘又开始较真了,宝璁自知失言,便赶紧赔罪,把古琴抱在怀里,伸手向林黛玉:“快来,咱们回去。”

        “嗯,”林黛玉把小手放在宝璁手里,迷迷糊糊地又跟着他回到了卧室,还不忘记支使他:“琴先放在书桌上,小心些,别磕着了。”

        宝璁苦笑不得地应声:“知道了,你赶紧睡。”

        次日下午,宝璁领着众人回荣国府,刚进自己的小院子,晴雯便迎上来,道:“三爷,琏二奶奶好像有急事找你,一早上平儿姐姐来问好几遍了,说让你回来就去她那里一趟。”

        王熙凤找他一向没什么好事,不想去

        宝璁拉着林黛玉径直回了房间,换衣服,打算磨蹭一会。

        林黛玉好奇问晴雯:“传话这事情叫个小丫头来就行了,怎么平儿姐姐亲自来了?”

        不仅来了,还一早上来了好几遍。

        晴雯一边帮紫鹃收拾东西,一边回答:“她这几日正在两头受气呢,也不知是什么缘故。许是琏二奶奶又和琏二爷闹气了,两人不开心,都要找她的茬,她来传话还能躲远些。”

        别人夫妻的事情,林黛玉不好问太细,便催宝璁:“你快些去,凤姐姐等久了,待会又拿平儿出气了。”

        宝璁换好衣服,笑道:“你催我做什么?我晚点去,平儿在这里还能多喘口气,回去她才憋屈呢!”

        看宝璁这促狭模样,林黛玉只摇摇头,道:“你哪里知道这些事,还是快点去吧。”

        平儿多躲一会,凤姐难道就不会算账了?不过是多给她骂人的借口。

        宝璁拗不过,只好出门,与平儿去王熙凤那里。

        王熙凤本就事多烦躁,又心里不顺,正骂一个小丫头,叫她去催平儿回来。

        刚巧平儿领着宝璁回来,她便阴阳怪气地对平儿冷哼了声,又对宝璁笑意盈盈道:“我可等你一整天了,有件要紧事情要和你说。”

        宝璁不说废话,直截了当地问:“什么事?”

        王熙凤笑了笑,等平儿端茶上来,才慢慢开口道:“前儿那孙家的事情,真是多亏了你”

        孙家的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么王熙凤又说起来?

        哦,那事情是外部解决了,不过当初他出了两万四千两银票,王熙凤该从公中的银子里拿出来还给他,这事还没解决。

        只是,按照王熙凤的秉性,躲着这事都来不及,怎么会主动提起?

        宝璁一下子警觉了起来,笑着问王熙凤道:“怎么?公中有银子了?凤姐姐要把那两万四千两还我?”

        王熙凤听了,顿时难堪地愣了一下,而后又挤出了笑脸,为难道:“我为了支撑府中的开支,连自己的嫁妆都当了不少了。公中哪里还有银子呢!”

        宝璁疑惑,“那说这个干嘛?”

        王熙凤道:“是这样,昨儿老祖宗和二太太说,除了要抄经祈福,还准备给城中城外一些贫苦人家施粥施米,多积些功德,也让佛祖看在这些上面,多保佑你。”

        “可公中的银子每月都有定数。额外要用的,我只能拿自己嫁妆先垫着,下个月银子来了再扣。可前段时间给孙家银子那事,实在是把这个月的花费都垫进去了。”

        “我拿嫁妆出去当了,也只能支撑府里开支,前几日宫中夏太监还来要了一千两银子去。我这里可真一分钱都没有了,你、你前儿拿了那么多银票出来,手上可还剩多少吗?”

        “先借我把这事情办了,等公中有银子,马上就能还你。”

        宝璁听明白了,王熙凤要强,事事都想着顺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办好,所以旧债没清,又借新款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