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猎户的娇软娘子(重生) > 第124章 第 124 章

第124章 第 124 章

小说:猎户的娇软娘子(重生)作者:猫咪鱼池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9-29 16:29:31
孟家。

        自从孟家传出那些传言之后,  孟九性情大变,变得有些阴郁,每日都沉着一张脸,  他那小院里面的下人每天都人心惶惶。

        如今这些后宅的阴私事情又被传了出去,  他院子里的下人跪了一地。

        吴氏也开始撒泼:“你们在外头不知道管着自己的嘴?不知道再过两日少爷就要去京城求学么?”

        孟九他大伯当即就进来,将这些下人差遣到别的院子里面去了。

        嘴上却是说得好听:“还是用自家的人信得过。”

        若是再待下去,这些人不死也要退层皮,  到时候还不知道外面怎么传他孟家呢。

        孟家大伯又说:“我想着,早些让九儿去京城吧。”

        吴氏也觉得应该早些过去,远离这些是非,  第二日他们便启程。

        走的时候还没避着人,  江城府的人都知道了。

        江城府离着京城不算太远,原本他们想走水路的,  但考虑到孟九的身子,  最后还是决定走陆路。

        孟九也没想那么多,只想着快点去京城,  这次殿试他势在必得,而且只会比之前做得更好。

        上一世他只拿了个探花郎,  这一回,  他要当状元。

        毕竟他记性好着,这两次殿试考的是什么,  他记得清楚。

        等孟家人到京城已经是十天后了。

        一路车上很颠簸,孟九自然是不能在车上做事情的,于是他花了两日,从他前世里的记忆梳理清楚如今京城的局势,又挑了两首好一些的诗句参加诗会。

        这些诗是孟九上辈子琢磨了好久才作出来的,当时一写出来,  便有一片叫好声。

        他拿去参加诗会,果然拔得了头筹,还花了一些银子让人去传诗。

        没两天,孟九的名声便起来了,有人说看诗便知道其人不仅有才,还正直。

        不过他没开心几日,朱家二叔便来了京城。

        于是大街小巷提起孟九都没什么好话。

        “孟九当真不是个东西,能写出这种诗,怎的是这么个阴狠之人,想对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动手不说,自个儿不行,还要把人卖去山里面。”

        “不止呢,听说还有把人家清白姑娘卖去外地的秦楼楚馆,真真是有苦说不出!”

        “怎会如此!那么好的诗……”

        “切,他人品这般差,这诗是不是他写的还另说呢。”

        “也不一定,这么年轻便考中了举人,说肚子里没货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估摸着是那处不行,影响了性情。”

        “也有可能,那处不行,性子是会变的……”

        他们传话的时候,特意避着江雨秋夫妇,只挑着孟家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说。

        有不少高官世家都乐意将闺女许配给有才的年轻人,哪怕没有考中进士,举人也是很抢手的,特别是孟九这般长相好、又年轻的举人。

        家里闺女多的,只要压中一个,往后他们家在朝中就有了依仗。

        原本还有不少人来孟家提这茬,这些消息一传出去,便都歇了心思,谁愿意将闺女嫁过去受苦?

        一开始,茶肆酒楼里说得热火朝天的,大伙其实都是半信半疑,只当个乐子。

        只是传话的人说孟家这些事,在江城府可有名了。

        江城府与京城时常有来往的商人,有多事的就去打听,还有京城的商贩朝着江城府那边去,也就短短十来天,孟九从声名鹊起到名声扫地。

        京城中多半是笑话他那处不行的人,若只是如此,大伙只当个笑话听了,毕竟孟九在京城也是找过大夫的,隐隐有风声传出,说还有救。

        可孟家私自将下人卖去山里头或是青楼,大伙纷纷表示鄙夷,特别是那些读书人,格外注重名声,瞧见孟家的马车,都要避着走。

        生怕大伙以为自己与孟九有交情。

        孟家人恨得牙痒痒,却怎么也查不到背后嚼舌根的人,吴氏气的天天摔茶盏,在屋里教训下人。

        他们在京城租的院子也不大,为了方便孟九读书,特地挑了书院旁边的房子。

        那儿屋子挨着屋子,稍微大点声隔壁就能听见,更何况是吴氏这般天天摔杯子、教训下人的?

        没多久,吴氏的名声便臭到了京城,都说她刻薄,待下人如此,日后孟家儿媳不好过。

        孟九本就难说亲,如今又闹了这么一出,更难了。

        孟家的名声也更臭了,孟九气急败坏,直接让吴氏回了老家,让她别再连累自己。

        ……

        江城府到京城走陆路有些远,坐马车得走十天。

        不过走水路要近一些,能节省一大半的时间。

        不到半个月,江城府这边就传遍了孟九的消息,有不少人都狠狠地出了一口气,不少人都与孟家有过节,特别是亲朋好友家的女儿被孟家拿去卖了的。

        算起来,孟家还得罪了不少人。

        江雨秋这时候正在家中给两个孩子读书,她倒是读得津津有味,大宝和二宝却是沉沉的睡了过去。

        二宝还砸吧着嘴,不知道在梦里头吃什么好吃的。

        柳萱儿从隔壁跑过来,笑着与江雨秋说起镇上都在传的事儿。

        江雨秋松了口气,“想来这两年,孟九是没法找我们家麻烦的。”

        只希望下一次的科考,沈明能考中进士。

        不过这话她没说,怕说出来沈明心里头压力太大,反而适得其反。

        柳萱儿则是坐下来与她说话,“嫂子,年关将近,咱们留在府城呢,还是准备回老家去拜拜爹娘?”

        江雨秋放下手中的活计,想着如今沈明成亲,她两个孩子也出世了,似乎是该回家祭祖。

        若是隔着远一些,几年回去一次倒也说得过去,可他们府城离着大河村并不算太远,坐马车走大半日就能到。

        不过她又想了想家里那破烂的茅草屋,到时候柳萱儿定然住不习惯。

        不说他们了,那儿许久没人,就这两个刚出生的孩子怕是也受不住。

        江雨秋与她说:“我还得与夫君商量一下,许是要回去的,只是有不少事得做些准备。”

        柳萱儿点头应下,“若是要回去,得回去多久?”

        “估摸着一两日吧,夫君如今在大河村没有亲戚,我家那些亲戚……”

        江雨秋叹了口气,不说也罢。

        柳萱儿一下子便开心起来,“那我去与我大哥说说,晚两日再去包那画舫,最好还能去一趟扬州,嫂子,到时候我带你去玩,扬州比咱们江城府还要繁华呢。”

        江雨秋心中一动,“会不会太耽误时间了?”

        柳萱儿摇摇头,“哪能呢,扬州不算远,快些的一日就能到,回来可能要两日。”

        江雨秋心里盘算着,生意固然重要,可忙活一年,总得休息不是?

        若是要回大河村祭祖,怕是年三十就要回去,然后在家里住一晚上,初一去江春桃家拜个年,去村长、里正家送一些腊肉,下午便能出门回府城。

        等到初二再去扬州,玩个三五天,回来也就初八初九的样子。

        还别说,她真的挺心动的。

        当天晚上,沈安回来江雨秋便提起了过年的事儿。

        如今还有一个月才过年呢,沈安便问:“还有一个月,不着急,到时候再看看情况?”

        江雨秋摇摇头:“哪里不着急了?咱们虽然不怎么回大河村了,可每逢爹娘的忌日、过年不得回去一段时日?”

        沈安点点头。

        江雨秋继续道:“如今不只是咱们家,沈明也成了亲,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若是等他们再添新丁,那破烂的房子怎么住得下?”

        沈安这才想起来,“你是想修一下咱们的宅院?”

        江雨秋道:“直接起一个新房子吧,我算了算,咱们买了铺子后,手上还有不少银子呢。”

        乡下做房子,要不了多少银子,特别是他们也没准备做孟家那种大宅院,只想着盖两个青石房子。

        最好带一个大院子,然后多来几间房屋,今年住不了那么久,往后却是说不准的。

        江雨秋大致算了算,估摸着要一百两银子,沈安只是略微想了想,便应下。

        他们手上银子还不少。

        一百两对他们来说,并不多,更何况是盖房子这种大事。

        其实若是时间不那么着急,便宜一点也是能盖好的,可是如今一家子人多了起来,那些下人总得跟去一两个,那间小院实在是住不开。

        那必须得临近年关的时候盖了。

        都快过年了,这工钱肯定不能比平日少,还有那些砖瓦要得急,因此也比平日里要贵一些。

        要忙活不少,沈安便说这段时间不呆在酒楼,说是有急事。

        沈明也知道他们要回家盖房子,说什么也要塞给他们五十两银子,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若是再推,那就不好看了。

        一般人家盖房子,一天三十个铜板,还管吃,沈安找了二十个青壮,每天三十五个铜板,每日的饭管够,还有荤腥。

        大伙儿都上前去报名,只要不是与江兴旺他们家有些关系的,都收下了。

        刘桂花原本想过来当厨娘的,被一口否决。

        沈安在府城有生意,自然是不能呆在这边监工,只找了个靠谱的下人在这边帮忙盯着。

        江雨秋倒是会时不时的来一趟,每次都会带一些腊肉,或是罐子菜,给他们加餐,这些人也格外的卖力。

        原本预计着整整一个月才能做好的房子,愣是二十天就做好了。

        江雨秋倒是满意,家具运进去后,看着屋子更加满意了。

        想着扫把、棉絮村里人都有种,再去镇上般回来也麻烦,索性就从村里人这边收购。

        让她比较满意的一点就是刘桂花他们家了。

        江雨秋从前很抗拒回大河村,便是因为刘桂花他们一家在这边。

        脸皮厚不说,总想着拿着往日的恩情想从她家占一些便宜,说话还理直气壮。

        只是这段时间,除了想要过来当厨娘之外,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没来她们家找她。

        难不成是因为朱元这段时间一直让人盯着他们,她们家害怕?

        往常盯着他们的那些人还要琢磨着怎么不被发现,这个月沈家在盖房子,那几人在村里也混了个眼熟。

        江雨秋便喊来他们问话。

        “这些天他们可有什么异样?”

        盯着江兴旺他们一家的护卫这才说:“倒是老实了不少,把家里的旧床都搬去卖了,也是今日听说他们准备卖田地,说是要去投奔他们的亲戚。”

        江雨秋心中一动,她也想买些田地呢。

        江家田地可不少,还有一半该是她爹的,而且田地都连在一起,到时候再买一下旁边的田地,或是找人开垦,置办一个庄子倒也不错。

        她老早就馋朱家的庄子了,可以养鸡鸭牛羊,也可以挖个池塘养鱼和藕。

        不过她这会儿没想那么多,差点就忘记打听刘桂花要投奔的亲戚是谁。

        于是她便问:“你们可知道,刘桂花要投奔谁?还要把地给卖了。”

        “是刘家二爷,是刘桂花的二叔,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举家搬去了离石镇,说是缺个帮工,就让刘桂花一家若是有意,明年一起搬去。”

        江雨秋点头应下,这也并非是件坏事。

        刘桂花一家过得如何她可不管,只要别在跟前碍眼就是了。

        江雨秋也没多管刘桂花一家,要走赶紧走,往后逢年过节还能回来一趟。

        虽说大河村没几个相熟的,她却是想要回来祭拜爹娘。

        刘桂花他们卖地卖的有些急,再加上他们家的地多,村里人一时间拿不出来那么多银子,江雨秋便动了心思。

        准备往江家跑一趟。

        也不怕他们狮子大开口,毕竟这地,有一部分是她爹的,就算人不在,江枫不是还在么?

        作者有话要说:  九点还有一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