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公主驻颜有术[清穿] > 140、第 140 章

140、第 140 章

小说:公主驻颜有术[清穿]作者:晏央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5-06 18:02:49
贪污受贿这事儿,  古来有之。其实,如果性质不是太过恶劣,比如逼死了人,  或是被贪污的是赈灾款,上位者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  水至清则无鱼,若是一点儿好处也不然底下的人捞,他们又岂能有动力好好办事儿?

        倘若太子只是纵容门人贪污受贿,  康熙兴许还不会太过放在心上。但偏偏,  出面弹劾他的官员爆出,太子手下的门人狐假虎威,胆大包天,  不仅贪污受贿,  还为了强买良田,闹出了人命来。只是,  那人凭着太子的威名,  一早便将这件事给强压了下去,  根本就没有传到上位者耳中。若不是大阿哥时时派人关注着太子的人,  等着揪太子的小辫子,  只怕还不会知道有这事儿。

        这种事对于底下的百姓而言,  固然可恶,  但大阿哥知道,  康熙对太子寄予的期望极深,若只是凭着这件事,是无法撼动太子在康熙心中的地位的。毕竟,太子完全可以推说是底下人自作主张,败坏他的名声,  而他本人对此并不知情。

        但太子纵容手底下的人截了本应进贡给康熙之物,就不是一句不知情能够说得过去的了。这种行为,是对康熙的挑衅。若是没有胤礽的首肯,底下人又怎么敢越过胤礽,做出这种以下犯上之事?

        一时之间,朝中官员们看着太子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都知道太子在康熙的宠爱之下日益轻狂,却没有人料到,太子竟然狂到了这种地步,连康熙都不放在眼里了!

        往日,在太子犯错之时,康熙多半会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愿意在文武百官面前重罚太子,损了太子的颜面。可这回,太子手底下的人做出了这种堪称大逆不道的事,康熙还能够像以往一样宽恕他吗?

        众人将目光投向了康熙,只可惜,康熙的表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们无法从康熙的面部表情中,判断出康熙此时的心情来。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康熙在将那名大臣呈上的罪证仔细地翻阅了一遍之后,竟没有开口向太子问罪,而是问站在一旁垂眉敛目的胤禛:“你知道太子纵容手下的门人鱼肉百姓之事?”

        “……是。”三年前,在胤禛尚未离开京城之时,他与太子之间的感情尚算融洽。

        那时,太子手底下的人便已经行事轻狂、嚣张跋扈了。胤禛偶然撞见了,看不过眼,便找太子提了提,可惜,太子丝毫不放在心上,只说他有分寸,让胤禛不必担心。

        太子自己都不放在心上,胤禛一个做弟弟的,又能说什么呢?难不成,他还能因为太子手下的人做的恶事,去找康熙告发太子吗?且不说这样有违他和太子之间的兄弟情义,就是康熙,也会觉得他小题大做,因为一点小事就来说兄弟的坏话,心中没有忠义二字。

        可如今,太子手底下的人做的事被翻了出来,成了太子纵容下人行凶的罪证,胤禛这个知情人,在他人眼中少不得也要成为共犯了。

        “朕问你,你在得知这些事后,是否如奏折中所言,有意偏袒徇私,为太子手底下的人门人抹平了罪证?”

        “绝无此事!”胤禛猛地抬起头来:“儿臣试图制止他们,但未能成功。这些下人们只听太子的话,并不肯听儿臣的命令。”

        “既如此,你后来,有没有将这件事告知太子?”康熙目如鹰隼,直勾勾地盯着胤禛,胤禛觉得自己仿佛被大型猛禽给盯上了一般,后背起了涔涔冷汗。

        这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难以回答。

        若是回答告诉了太子,那么太子就是明知手底下人欺压百姓还不予管束,罪加一等,若是回答没有告诉太子,那么,便坐实了胤禛纵容太子手底下的人胡作非为之事。

        前者,太子遭殃,后者,则是胤禛自己遭殃。无论是太子遭殃,还是胤禛遭殃,想来,都是大阿哥所乐意看到的局面。毕竟,胤禛最近带着功绩归来封王,实在是太过惹眼了!

        果然,站在一旁的大阿哥,唇角已隐隐翘起,很快,他又强自压了下去。只是,他实在不是一个善于隐藏自身情绪之人,他眉梢眼角的愉悦之情,很容易就能被人看出来。

        与大阿哥恰恰相反,太子面如菜色,看向胤禛的眼神中带了一丝恳求之意。显然,胤禛明白的事,太子也明白了。太子希望,胤禛能够在康熙跟前,帮他把事情给圆过去。

        胤禛迟疑了一瞬,下一刻,他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对康熙道:“一切都是儿臣之过,太子……不曾得知此事。”

        听到这句话,太子紧绷着的神经放松了下来,大阿哥眼中流露出不屑和愤恨之意,他对胤禛愿意帮太子顶罪感到不屑,可同时,他心中对此又有些隐隐的羡慕,他在诸位阿哥之中,向来是独行侠,若是他出了这样的事,可没有哪个兄弟,会愿意像胤禛替太子顶罪一样,替他顶罪。

        至于胤禛,在说完这番话之后,就没有再看太子。此次,他如太子所愿,替太子顶了罪,也是彻底斩断了与太子之间的兄弟情分。往后,太子要做什么,太子与康熙之间的矛盾,都与他无关了。至于大阿哥……这次的事,本来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想必此时的他,很是得意吧!

        胤禛在说完这些话后,看着康熙的眼神中是满满的愧疚,就像是任何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不敢面对严厉的父亲一样。他无愧于太子,却有愧于君父——他到底还是对汗阿玛撒了谎。

        康熙本还有些恼怒,可看到素来冷硬的胤禛,露出难得一见的忐忑不安,他又不免有些心软。不明就里的人或许会以为,胤禛是因为做错了事,所以不敢面对康熙,可康熙又怎么会不清楚胤禛愧对他的真正原因?

        真当他是傻子,看不出太子与胤禛的那些眉眼官司不成?

        胤禛向来是眼里不揉沙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在得知太子底下的门人为非作歹之后,不告诉太子呢?所以,胤禛定是告诉了太子的,只是依照太子的性子,八成没有往心里去。太子早些年还好,这些年,利欲心越发强了,一门心思只想着为自己谋利,又岂会去关注那些在他看来渺小得如蝼蚁一般的人的死活?

        不得不说,康熙对他的儿子们,还是颇为了解的。

        在康熙看到胤禛如太子所愿,为太子顶罪的时候,他有一瞬间是十分失望的,胤禛为了帮太子,居然欺瞒君父,这固然无愧于胤禛与太子之间的兄弟情分,却让康熙觉得胤禛对他不忠。但胤禛那副垂头丧气的懊恼样,又让康熙想起了胤禛小时候犯了错的样子。这些让人一回想起来,便免不了心软的记忆,成功地化解了康熙心中大半的怒火。

        康熙想,他为什么要跟胤禛计较呢?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这孩子实心眼了。

        明明整件事情中,胤禛是最无辜的,他却偏偏为了维护兄弟情,出面替太子认了错顶了罪。眼下,他又因为欺瞒了君父,而感到不安甚至愧疚……

        可最该被感到愧疚的太子,眼下却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这加重了康熙对太子的不满,以及对胤禛的怜惜之心。

        康熙目光一转,瞥到大阿哥脸上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幸灾乐祸的笑容,感到十分厌恶。老大他是生怕他的兄弟们日子过得太舒坦了啊!他自幼就对底下的弟弟们缺乏耐心,如今长大了,竟变本加厉,一心盼着底下的弟弟们被责罚,实在是枉为长兄!

        有了大阿哥做对比,就越发显得四阿哥愿意为太子顶罪的行为难能可贵。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康熙居高临下,将底下一众人的神色尽纳眼底,他心中流转过很多个念头,但他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冷冷地问跪伏于地的胤禛:“那么,太子手底下的人截了贡品之事,你可知情?”

        顶着太子殷切的目光,这一次,胤禛迟疑的时间显然比之前更长了:“儿臣不知——汗阿玛知道,儿臣毕竟离开京城整整三年。儿臣记得,三年前,儿臣离开的时候,太子手底下的人只是欺压百姓,是不曾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截了呈给汗阿玛的贡品。”

        胤禛虽说愿意在决裂之前最后帮太子一次忙,但也不是什么罪,都能够帮顶的。若是他替太子认下了这犯上之罪,不说他会倒霉,只怕佟皇后也会受了他的牵连。

        且正如胤禛所言,他离开京城已有三年时间,三年前,太子手底下的人可还没胆大到这种地步,这三年中远离京城的他按理来说,对于这一切,应该是不知情的。他若是替太子顶下这桩罪过,很容易就会被人拆穿,到时候还要落下个欺君罔上的罪名。

        是以,在犹豫过后,胤禛选择了为自己辩驳。至于太子会怎样,他也管不了了,本就是太子惹出来的事,就由太子自行解决吧!

        “雍郡王明知太子门人鱼肉百姓,却因兄弟之情而选择姑息纵容,此行其情可悯,其法难容。待会儿散朝后,自己来找朕领十次仗责。”

        “是。”

        众人一听,四阿哥犯的也不算什么大错,竟然就要受仗责,虽说为了四阿哥的颜面,康熙为让他在人前受罚,可这惩罚,也着实不算轻了。四阿哥都如此,不知犯了大错的太子,又会受到什么惩罚呢?说起来,自有人站出来弹劾太子到现在,康熙还没有问过太子话呢。有那等脑子活络的,已经开始思考康熙究竟是什么用意了。

        “至于太子——”康熙似是才想起太子一般,问道:“你可有什么想说的?”

        “儿臣没有察觉到手下人之过,倒让四弟替儿臣受了罚,是儿臣的不是,还请汗阿玛降罪。”太子避重就轻道。

        大阿哥辛辛苦苦收集了那么久的证据,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弹劾太子,又岂愿意看着他轻易躲过一劫?

        “太子,你纵容手下鱼肉百姓之事,倒是让四弟替你背了这口锅,可你纵容手下之人截了汗阿玛的贡品之事,却要找谁给你顶罪去?汗阿玛对你掏心掏肺,什么好的都优先送到你的毓庆宫去。”说到这儿,大阿哥的语气有些酸溜溜的:“你倒好,对汗阿玛毫无尊崇之心,连汗阿玛的东西都要染指,你敢说,你没有不臣之心吗?”

        “你少血口喷人!孤何时对汗阿玛有不臣之心?”太子怒视着给他扣大帽子的大阿哥。他承认,他平日里的行为是有些僭越不假,但那也是因为康熙对他颇为纵容,让他觉得他在康熙跟前不必这般小心翼翼。可若说他想要对康熙不利,那是绝对没有的事!他就算再怎么傲慢轻狂,总还有自己的底线!

        “若你对汗阿玛没有不臣之心,你又岂会做这般僭越之事?今儿个能把汗阿玛的贡品截了自个儿留用,明儿个你若是对汗阿玛所食、所用之物动一番手脚,再给汗阿玛送去,又有谁能够发现呢?”

        不得不说,尽管康熙知道大阿哥这话是在挑拨他和太子之间的感情,但大阿哥的这番话,确实如一根刺一样,深深扎进了康熙的心中,让康熙如鲠在喉。

        “都给朕住嘴!”康熙的脸色,阴沉的可怕:“此事,就到此为止吧!朕相信,太子不会故意行此僭越之举,想来,太子也是受了下人的蒙蔽。太子手下涉事之人,通通杖毙,我皇家不需要这等欺下瞒上的奴才!至于太子……禁足思过一旬,罚俸一年。”

        一旬即十日,太子被禁足思过十日,罚俸一年,对于他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康熙的话语刚落,大阿哥的脸都有些扭曲了。他未曾料到,康熙对太子的偏爱,竟到了这般地步。太子犯了这样严重的错误,康熙给他的惩罚却是这样轻,轻到微不可计。连胤禛受到的惩罚,都要比太子重上许多。

        这明晃晃的偏袒,让大阿哥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不甘。难道,就只有元皇后留下的这个,才是汗阿玛真正的儿子,他们都是捡来的不成?

        与此同时,一直担心着自己会因为这事而失去康熙信任,乃至被康熙猜忌的太子,总算是松了口气。看样子,汗阿玛终究还是相信他的。只要汗阿玛依旧相信他,一切就都不是问题。只是,胤禛这次终究是受了他的拖累了。

        太子还记得,胤禛在发现他手下的人行事混不吝之后,是有特意找他提过这件事的,只是那时的他,满心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根本不值一提,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现在回想起来,他还真是辜负了胤禛的一番好意。

        说起来,这一次,胤禛选择帮他圆话,是不是有意要与他和解了?

        太子扭过头去看胤禛,却发现,胤禛始终低垂着头,没有再看自己一眼。

        也是,这回,他害得胤禛要挨板子,想来,这对于胤禛来说,是一件极其丢面子的事吧?太子打定了主意,待胤禛受过罚后,他要去好生看看他。

        ……

        十板子过后,虚弱的胤禛被琼华和佟皇后心疼地扶着带回了长春宫。

        从小到大,自家兄长还没有受过这么重的惩罚呢,这让琼华对一向颇为敬重的太子起了一丝怨怼之心。还有大阿哥,就爱打小报告,看着别人不好,他就好过了,也难怪他总是踩到康熙的雷点,琼华愤愤的想。

        由于胤禛受伤的部位有些敏-感,且如今兄妹俩都已经大了,不好再像小时候那样不讲究,因此,琼华没能用自己的异能为胤禛疗伤,只能站在门口,背对着胤禛以及给他上药的佟皇后,听着佟皇后温柔的安抚声以及胤禛隐忍的闷哼声。

        整个上药的过程并不长,为了减轻胤禛的痛苦,佟皇后动手相当的利索。但琼华却觉得,当整个过程结束的时候,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似的。

        直到佟皇后提醒她,可以进去看胤禛了,她才转过了身。

        当琼华走到胤禛身边时,胤禛发现,向来温柔爱笑的妹妹,此时眼眶有些红。他心知妹妹这般是太过关心自己的缘故,便道:“快别哭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你哭鼻子的样子呢,怪不习惯的。”

        琼华也道:“那我还没见过你这般狼狈的样子呢,我也不习惯啊,你倒是快点给我好起来。”

        胤禛:“男子汉大丈夫,不过挨了几板子,不碍事。”

        琼华睨他一眼,掏出一方便携式小铜镜递到胤禛跟前,铜镜中清晰地照出了胤禛满头冷汗的模样:“你倒是把你脸上的汗擦一擦,把你那隐忍的表情给收起来,再跟我说这话。”

        胤禛:“……”

        逞强的时候被妹妹给当场戳穿了,还能怎么办?就……挺尴尬的。

        琼华见胤禛心虚了,趁机讨价还价:“这些日子,你要遵循太医的嘱咐喝药,每日我和额娘会给你炖一些滋补的汤羹,派人送去你府上,你也要好生喝了,知道没有?”

        胤禛一想起即将到来的十全大补汤套餐,不由脸色有些发白,但在妹妹“你不答应就别想走出这个门”的目光下,他最终选择了屈服:“好。”

        琼华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见自家哥哥受了皮肉之苦,按理来说所犯罪行比自家哥哥严重几倍的太子却几乎没受到什么惩罚,心中不由有些不平,且这件事,似乎也处处透着诡异。依照康熙的性子,怎么可能容忍有人这样冒犯他的权威呢?哪怕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也不行!

        胤禛在得知琼华的想法后,却是叹了口气:“此次,太子的确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惩罚,但这对于他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汗阿玛那性子,你是知道的,有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里,不见得愿意表现出来。这回,汗阿玛若是将太子好生罚一顿,让他出了气,这件事在他心中也就过去了。偏偏这回,汗阿玛对太子依旧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看似饶恕了太子的罪行,可实际上,这件事在他心里,真的过去了吗?”

        琼华在听到此处后,心中不由一紧:“这么说来,太子哥哥的处境,其实相当不妙咯?”

        很快,琼华又想起太子对胤禛的利用,对她的疏远,她不由自嘲一笑,觉得自己的操心有些多余:“罢了,这些就交给太子哥哥和索额图去操心吧。反正,从很久以前开始,太子哥哥就不怎么听得进我们的话了。”

        似是想起了什么,琼华又叮嘱胤禛:“日后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四哥你可要优先保护好自己,听到没有?你受了伤,也就只有我和额娘会为你心疼了,太子才不会为你心疼半分呢!日后,你不许再傻乎乎的,只知道维护他了。”

        从琼华的话语中,胤禛听出了她对太子的不满之情。

        这在从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果然,在琼华的心中,他这个四哥的分量,还是比太子要重的吧?胤禛不由有些美滋滋。

        只是,他妹妹似乎对他有什么误解啊。当时在康熙跟前,他选择维护太子,可不是因为他对太子的兄弟之情有多么深,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太子顶罪,他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

        胤禛为太子顶罪的行为,让康熙看到了他的友悌之心,而他因为撒谎愧对老父亲的行为,则让康熙看到了他的忠君和爱父之心。可以说,胤禛虽然挨了罚,但在大阿哥、太子与胤禛之中,康熙对胤禛,其实是最满意的。只是大阿哥沉浸在计谋得逞的欢愉之中,太子也沉浸于康熙依旧对他宠爱如初的假象里,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罢了。

        当然,这些就没有必要解释给琼华听了。尽管胤禛也有了野心,有了属于自己的阴暗面,但他还是希望,自己展现在妹妹面前的,都是阳光的一面。

        胤禛摸了摸琼华的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  爆手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