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公主驻颜有术[清穿] > 第102章 第 102 章

第102章 第 102 章

小说:公主驻颜有术[清穿]作者:晏央字数:0更新时间 : 2021-02-04 16:13:49
其实,  在发现琼华喜欢舶来品之前,康熙就在考虑开海禁的事。

        先前实行海禁,是为了遏制湾岛郑氏的势力,  也是为了防御海上倭寇。如今郑氏已经降清,  大清水师在施琅的率领之下又日益强盛,重开海禁之事,  自然也可以开始规划起来了。这也是彰显大清实力的一种方式。

        本来,在康熙看来,  解除海禁就足够了。

        可如今,  既然琼华喜欢舶来品,  他少不得要想法子增加与西方诸国的贸易往来,  好给琼华购入更多她所喜欢的东西。

        康熙的这个想法,  连佟皇贵妃听了都十分震惊,觉得康熙太宠孩子了,  更别提朝中的那些个大臣们了。康熙虽然在朝堂上没有明说,他提议开海禁是为了琼华小公主,  但经过河北之行后,  满朝上下,  谁还不知道琼华小公主喜欢舶来品的事儿?

        在这个档口,  康熙突然提出开放海禁之事,朝中的大臣们难免会把康熙的决议与小公主的喜好联系起来,然后,  就开始一个个轮番上阵,  劝说康熙不要感情用事,要以大局为重。湾岛才刚刚收回,至于水师这一块儿,虽说在被施琅重整之后,  实力比之前强了不少,但海上那些倭寇的势力仍然不可小觑……

        总而言之一句话,开海禁要慎重,且康熙宠孩子也要有个限度,千万别她要什么给什么。

        康熙平日里那样宠爱琼华,已经碍了很多人的眼了,如今,当有些人发现琼华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康熙的决策时,自然就更不会妥协让步,非得要康熙收回成命不可。

        可惜,康熙有些时候乐于听从手底下人的意见,有些时候却是个乾纲独断的君王。这一次,他所展现的无疑是后者,他下定了决心要做的事,谁来阻拦都没用。

        这一次,康熙在提出开海禁的提议后没多久,索额图就对这个提议表示了赞同,他本来就不反对开放海禁,如今康熙既然是因为琼华而要开放海禁,他就更不会反对。

        除了索额图之外,还有几名大臣也很快表明了立场,当然他们的理由比起索额图来复杂一些,多是基于国家的层面来思考,觉得开放海禁对于国家来说更有裨益,比如说向海外国家弘扬大清国威。

        至于海上贸易往来带来的钱银,还没太被这些大臣们放在眼中,毕竟从先帝时期至今,一直在实行海禁,这些大臣们还没有尝到甜头呢,要指望他们立刻因为利益而对开海禁一事有多么支持,那是不现实的。

        在这些人表态过后,紧接着,以隆科多等人为代表的帝党也表达了对这个提议的支持。帝党都是康熙的心腹,在康熙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自然要全力支持。

        在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后,通过这个提议,一下子变得顺利了起来。哪怕仍有一些思想古板保守之人对于开放海禁一事颇为反对。这些人给出的理由是海禁对于国家来说没有什么益处,希望康熙不要意气用事。

        古有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及时吃上新鲜的荔枝而劳民伤财,今儿个难不成康熙要让琼华小公主也背负上此等恶名么?

        此时此刻还在长春宫之中喝奶奶的琼华还不知道,她已经被人跟杨贵妃画上了约等号,如果她知道,她一定会十分无语的。

        朝堂之上的康熙听了这话,当即便姿态强硬的反对道:“你们以杨贵妃来类比朕的固伦嘉和公主,实在荒谬!杨贵妃祸国殃民,乃不祥之人,朕的固伦嘉和公主却是秉承国运而生,是上天赐给朕的宝物,你们这般诋毁公主,究竟有何居心!再者,你们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朕是那一味偏宠某个人,不分是非的唐明皇?”

        他这话说得就有些重了,那些反对的臣子们可承担不了蔑视公主、污蔑康熙的罪名来。

        他们刚要开口说他们不是那个意思,康熙就拍板定下了此事,丝毫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这样,在议事时气势稍微弱上那么一两分,就会立马被对方掌握主动权。何况康熙从来不是什么善茬,他很擅长寻找漏洞,创造机会。康熙这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让反对他的人彻底没了脾气。

        他们有心想要再拿琼华来做做文章,可终究底气不足。毕竟,琼华可不是一般二般的公主,那是官方盖了戳的祥瑞公主,他们若是一个劲儿地拿琼华来说事,岂不是找死?

        其余没有发话的大臣们见状,默默把琼华小公主的重要性又提高了一等。

        原以为这只是个花瓶吉祥物,谁料到她居然能够对皇上有这样深的影响力呢?

        在拍板完要开海禁后,康熙就相关事宜与大臣们进行了一些商讨,他着重提到了要与西方国家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这要是在之前,他肯定不会注重这一方面,毕竟他对于开不开海禁都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但是既然闺女喜欢舶来品,还是要稳定物流供应,这样他闺女才能源源不断的得到喜欢的东西不是?康熙如是想。

        这贸易规模不用有多大,只要有那么几条稳定的线,也就够了。

        这时候的康熙还没有料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亲自委派的商队从海上贸易中赚得了数倍的利润后,他会主动放宽限制,增加贸易规模,毕竟,谁会嫌银子烧手呢?尤其是康熙年间战争连绵不断,先是与三藩打,三藩完了又与湾岛郑氏硬刚,同时还在与沙俄开战,再加上虎视眈眈的葛尔丹……打仗花出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为什么户部尚书的眼中常含泪水,就应在这儿了。

        待康熙发现海上贸易能够极大地缓解财政紧缺的现状后,他自然不会跟银子过不去。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暂且按下不提。

        在诸位大臣们都接受了开海禁之事后,康熙很快又提出了他有意立后的想法。

        诸位大臣顿时一默,这立后的人选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除了作为皇贵妃统御六宫的那位之外,还有可能是其他人吗?皇贵妃可是出自康熙的母族,是康熙的亲表妹,康熙不可能这么打自家表妹的脸。

        说真的,往康熙的后宫之中送了人的大臣着实不少,这些人在听到康熙有意再度立后的时候,还是心动了一下的。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家闺女/侄女/外甥女不可能成为继后的人选,因此,他们很快就淡定了下来。

        康熙要立后,且继后的人选八成是皇贵妃,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与其在这儿为注定得不到的东西而烦恼,还不如想一想,他们能不能在立后之事中沾点儿光,给自家在后宫的闺女/侄女/外甥女弄点儿好处呢!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些大臣们也是相当现实的,一切以利益优先。

        果然,在康熙提出要立后时,很快便有大臣向康熙进言,要说立后,皇贵妃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纳兰明珠抬起眼皮子看了看,哟呵,进言的居然还是他的老熟人索额图,这可真是稀奇了。他特意抬头看了看,太阳是从东边儿出来的没错。那么问题来了,索额图会有这么好心,先是大力赞同开海禁,后又主动为佟皇贵妃争取后位?他可是记得的,索额图待佟家、待八公主的态度,是既亲近又防备。

        可看索额图今日这做派,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佟家与他赫舍里家关系有多好呢!

        在立后一事上,索额图表现得颇为积极,反倒是佟皇贵妃的母族佟家,还保持着矜持的态度。

        当然,那也是因为佟国维和隆科多知道,在封后之事上,自家女儿/姐姐有着绝对的优势,才会保持沉默,也让康熙觉得他们佟家更沉稳一些。若是佟皇贵妃的后位尚在模棱两可之间,他们是不会无所作为的。

        果不其然,在接连几名臣子向康熙进言,当立佟皇贵妃为后之后,康熙准了。

        “皇贵妃自入宫以来,侍奉太后与朕甚恭,为朕诞下皇八女,平日里做事无一不合朕心意。在去岁雪灾之中,皇贵妃与朕共进退,为百姓施粥,为朕分忧解难,十分仁善贤德,当立为后!”

        封后是件大喜事,纳兰明珠借着这股东风,请康熙大封后宫。他的妹妹惠妃入宫多年,仍处于妃位,不得存进。若是能够借此机会再晋一晋位份,也是好的。

        康熙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准了明珠所请。

        妃位之上,便是贵妃位,案例贵妃可设两人,皇贵妃一人。

        皇贵妃之位自然是由原本的贵妃来接任,惠妃、宜妃可升为惠贵妃和宜贵妃。底下的人按此规律来晋位,也就罢了。当然,宫中各个等级的妃嫔都是有定数的,自然是由有资格的人优先升,等到没了空位,余下的同阶层的妃嫔,自然就升不上去了。

        总之,康熙这话一出,不少有妃嫔的人家,脑子都开始活络了起来,思考着怎么运作一番,为自家人争取到这晋升的资格。与此同时,他们看向纳兰明珠的目光十分和善,不愧是明珠,脑子就是灵光,还能够借由此事为其他人争取到好处。

        只不过,纳兰明珠这一手对于大部分家中有妃嫔的人家来说,是好事儿,对于佟皇贵妃以及佟家来说,纯粹就是恶心人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