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渔家小农女 > 第35章 第 35 章

第35章 第 35 章

小说:渔家小农女作者:丢不掉的苹果字数:0更新时间 : 2020-12-17 21:31:31
“小妹,  小狗抱回来啦,快过来给我瞧瞧。我都好长时间没瞧见过小狗崽了。”
        听到长姐的声音,  玉竹心虚的下意识就捂住了狗崽崽。
        “怎么了这是,还不让看呀。是不是长得太丑了?”
        玉玲笑着朝她走过来,透过妹妹那捂的不严实的小爪子,看到了一团黑色。
        “黑色的小狗?挺好的嘛。公的还是母的呢?”
        玉竹:“……”
        这个她还真不知道。
        “二哥,给小狗狗的窝你弄好了吗。外面太冷了,咱们把小狗狗放到窝里去。”
        玉玲被这一打岔,顿时忘了自己是来看小狗的。
        “对,那个窝还没弄好。长姐正在清咱们穿烂的衣裳,  说是给它缝个套子,  到时候套在干草外头,  这样能暖和些。我去帮长姐一起理理。”
        之前她们逃荒穿来这儿的那些单衣实在破旧的不行,但玉容一直没舍得扔,全都塞在了衣柜里。她本是想着,等做鞋子的时候拿来糊个鞋底,或者做个鞋面儿,现在倒是用不着了。
        冬日海边实在是湿冷,条件稍为好点儿的人家都会买几块兔皮来做鞋子。就是实在条件不好的,  也会想法子去后山套两只回来。
        身上穿少些倒无妨,  脚一定不能受凉。
        玉容早在上个月便把自家姐妹三的鞋子都给做好了。她还别出心裁的买了兔毛缝了一圈在小妹的靴子上,  实在好看。
        不过现在玉竹是不知道的,玉容做靴子的那阵儿,她整天都在外头跟着二毛带着陶宝儿满村子的乱窜。
        这会儿趁着姐姐们在忙着做狗窝,玉竹抱着小崽崽回了房间。平时姐姐总会在柜子里给她留些吃的东西,  她想瞧瞧,  能不能喂给狗狗吃。
        一个月的崽要说也能断奶了,  而且巧兰婶儿不是说它不愿意喝奶么,那就给它吃点别的试试看。总不能由着它这样一直饿下去。
        玉竹一手搂着狗一手扒拉着柜子门。
        其实门很好开,只是她现在太矮了。垫着脚费了好一会儿功夫才弄开了。里头果然放着吃的,小碗里放着两块虾饼。那是用虾仁剁碎了加了青菜末和着粟米粉捏成饼蒸的,这是长姐自己琢磨出的吃法。
        饼子里头虽然只有盐和虾粉调味,但胜在食材新鲜,味道也很不错。玉竹从不挑食,只要是长姐做的,她从来都是很给面子的吃光光。
        不过今日……
        她咽了下口水,拿了块饼子下来坐到自己的小板凳上,掰了一小块试探着伸到了小崽崽嘴边。
        巧兰婶儿嘴里那不肯吃不吃喝的狗崽子一闻到玉竹手里的虾饼,突然就头一伸舌头一卷,虾饼瞬间没了影儿。
        这不是挺能吃的吗?!
        玉竹赶紧又掰了几块,结果它都没怎么犹豫的全都吃进了肚子,喂水也是乖乖的喝了。两块巴掌大的虾饼,很快就被吃的干干净净,连点儿渣都没有留下。
        所以,是巧兰婶儿说了谎,还是这小东西真不喝不惯奶呢?
        “小妹,狗窝弄好啦,快把小狗抱出来试试看。”
        听到二姐喊她,玉竹慌了下下,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既然小崽崽能吃,并不是得了什么病,那他很快就会长起来的。好好跟姐姐们说说,姐姐们肯定会留下它。
        玉竹知道姐姐疼她,多半会留下小狗,但不知为什么,一想到要出去,又有些心虚。磨蹭了好一会儿才把小狗带了出去。
        小狗狗的新窝是一团厚厚的干草,外头笼了一层拼接的碎布,瞧着不是很好看,但比起其他狗狗只能睡地上的待遇,这狗窝已经是很好了。
        玉竹很是小心的把怀里的小狗放了进去。
        玉容:“……”
        玉玲:“……”
        这就是小妹去挑回来的狗??未免也太瘦了吧?!
        姐妹两正要开口问话,就瞧见小妹可怜巴巴的样子望了过来。窝里的那只小狗也是可怜巴巴的望着她们,叫她们到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好一会儿玉玲才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这只小狗看上去挺乖的。”
        玉容忙不迭的跟着应和。
        “对,瞧着有点乖。”
        乖不乖的另说,重要的是小妹喜欢。就当是养着给小妹做伴解闷儿。日后若是看家不行,再去村里别家买一只就是了。
        “把它先搬到咱们屋子里去吧,屋子里暖和。”
        玉玲点点头直接连窝带狗一志搬进了屋子,搬进去再出来就丢了个难题下来。
        “这狗叫啥名字呢?”
        “长姐来取!”
        取名废的玉竹非常迅速的将这个任务甩给了姐姐。
        其实这狗是有名字的。
        当初它们一窝出生的时候,二毛就亲自给它们挨个儿取了三毛四毛五毛……这样的名儿。这只全黑的,排行老四,名叫六毛。
        当然她取的名字只有她自己承认,她家里人都不许的,还把她臭骂了一顿。
        玉竹也不承认这个名字,毕竟这名字一听就像是二毛的兄弟姐妹。日后人家听见了,还以为自己是对二毛有啥不满呢。
        “长姐快想想,给它取个名儿!”
        玉容被赶鸭子上架,琢磨了好一会儿才想了名字出来。
        “叫它黑豆怎么样?”
        她自觉是挺好听的,结果两个妹妹脸上都是一言难尽的表情。
        “二弟你来,我不行,我想不出其他名字了。”
        玉玲回头瞧了下狗窝里的小黑狗,正对上它那双格外闪亮的眼睛,心头一动,有了想法。
        “我之前跟船出海的时候儿,看见过一头大白鲨捕食猎物。那凶猛的样子,实在叫人心惊。陶二叔说,大白鲨可是海里头的小霸王。咱家还指着这小黑狗看家呢,希望它也能像大白鲨那样凶猛些,就叫它黑鲨吧。”
        黑鲨……
        “真好听!”
        这名字玉竹一听就喜欢上了。
        玉容瞧着既然两个妹妹都喜欢这个名字,她自然也没什么意见。黑鲨就这么在玉家养了下来。
        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玉竹在照顾,玉容和玉玲都在忙活着盖院墙的事儿。
        之前陶二叔带着玉容去瞧了两座采石场,对比了价钱后,她已经付了定金,定下了一批毛石和青石。这几日已经开始有牛车陆陆续续的往家里送来了石头,堆了小半个院子。
        玉容一家毕竟都还年轻,许多事情都不如陶二叔经验老道。所以盖院墙盖房子的事,玉容大半都托付给了陶二叔一家。
        陶二叔那是负责任的很,砌墙的匠人都是他打听了又打听才找来的。小工也是村里找来的勤快人,两个儿子也被他征过来做了小工,每日和泥抬石忙的很。
        玉玲也跟着一起在做,虽然累是累了些,但一想到这是盖的自家屋子,心里就格外的满足。
        不过这下渔船是彻底没有人管了,也没有了收入。按照玉家这砌院子,砌房子的速度,等全都完工估计都要两个月后了。
        两个月的时间,其实可以去高价雇两三人出海捕鱼。但这样只雇两月,肯定是雇不来什么好手。万一出海出了什么事儿那就麻烦了。而且就算雇的人打回了鱼,除去工钱,再交了鱼税,到手里也没有多少。
        主要是不想担那个风险。
        可能两个月都没有收入,陶婶婶一家却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只真心的为玉家姐妹高兴。高兴她们终于在村子里有了个自己的家。
        玉容塞了两次钱给陶婶婶,陶婶婶都坚持没有收,只说等屋子盖完了,她若是还有闲钱再来给老头儿的工钱。她是担心玉容花了这么大几笔出去,手里会没了存银。
        其实陶婶婶的这个担心,玉容自己也在担心着。
        说实话四个金贝不少了,但这买石料,付工钱,新屋子要打的床柜,还有一天天要供人的吃食,一样样的都要花出去。
        现在院墙才砌一半儿,钱就花了大半。等盖完屋子,都不知道手里能剩下几个钱。
        可是,该买的还是要买。
        眼瞧着院墙都快砌成了,又要准备砌灶台,盖屋子。屋子有匠人有陶二叔玉容倒不怎么担心,只要钱到位,材料到位,便没什么可担心的。只家中的一些小东西却要她去操心买回来。
        最重要的便是那两口大铁锅了,买回来才好比着砌灶台。
        于是玉容早早就去蔡大爷那儿订了车准备明日和陶婶婶去趟城里,把家中需要的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买回来。
        正好自打入了上阳村后,两个妹妹便再没进过城。所以也带了两个妹妹一起去。
        姐妹三个和陶家婶婶,天才亮没多久便坐着牛车出了村子。早起的很多村民都瞧见了。
        大家都知道玉家最近在砌院子盖石屋,心里是羡慕极了,嘴里偶尔也会有几句酸话。但旁的什么歪心思却是没有的。
        官府从一开始收购的增味粉,到最近加进去的蚝油,通通都是因着玉容献上去的方子。也是因为有着这方子,他们才能不用花任何本钱的每月都有几十铜贝进项。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谁不是天天架着柴火在熬蚝油。熬这东西简单的很,只要注意些火候就可以了,平时带着孩子,一边撬着海蛎一边看着锅,又清闲又能赚钱。
        几十铜贝,那就相当于家中多了一个壮劳力的收入,谁心里会不欢喜呢。玉容这一献方,可是造福了不知多少家的沿海村民,如此功德,淮侯秦大人奖励她也是应该的。
        村里人对待玉容明显的比以前更加亲近,玉容心知是为什么。可她们都不知道,最大的功臣应该是小妹才是。
        虾粉是小妹无意弄出来的,蚝油虽说是爹他托梦,那也是小妹弄出来的。偏偏小妹太小,不能叫她显得太与众不同,只好自己把这名声扛下来。
        唉……总觉着亏欠了小妹。
        等下到了城里看看小妹喜欢什么,给她买下来。这还是小妹出生以来,头一次到城里逛街呢。
        小半时辰后,牛车晃晃悠悠的到了城里停车的位置。这回有着陶婶婶一路,玉容轻松了许多,很多地方不用再到处去问人,陶婶婶直接就能带着去了。
        她们先去了城中唯一一家打铁铺子。
        那家铺子就在停车的这条街街尾,隔着老远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络绎不绝。等四人走到铺子前时,顿时一股热浪迎面袭来,里头温度高的实在离谱。难怪外头的人都穿着棉袄,唯有他们还打着赤膊。
        这是个兄弟合伙开的铺子,打铁的老大一瞧见四人立刻抹了把汗探头问道:“大姐,可要看些什么?”
        四人里,陶婶婶最为年长,人家一眼看来,自然以为是母亲带着几个孩子。
        陶婶婶笑了笑,问那铺主有没有铁锅。
        “铁锅?有倒是有。”
        铺主转身进了铺子里,很快提了个黑黑的大铁锅出来。那铁锅是真的大,玉竹感觉自己跳进去拿个锅盖都能盖上。
        玉容一时有些犹豫,买个这么大的锅回去那灶台得砌多大?
        “没有小一点的锅吗?”
        “早就没有啦,自打咱们秦大人发个那个蚝油的方子下来。我这店里的铁锅都让人给买走了。就剩这一个最大的,没人买。”
        玉容:“……”
        难怪没人买,这么大,平时洗锅倒水的,端都端不动。
        玉竹瞧见长姐犹豫,连忙扯了扯她的衣袖。
        “长姐买吧……”
        锅是大了些,但它嵌在灶台上,又不用人去搬动。玉玲想的却是这么大的锅,能熬的蚝油肯定很多,她也赞成把锅买下来。
        玉容见妹妹两都说买,心里的那点儿犹豫顿时消失无踪,直接和铺主讨价还价一番,最后花了八十铜贝买下了那口大铁锅。买了锅后又在铺子里买了两把铜锁还有几样农具。
        百来铜贝可是大买卖了,铺主承诺给她们把东西都送到车子上。玉容爽快的付了钱,正准备带着妹妹们走,却叫小妹拉了回去。
        “长姐……我想买这个……”
        玉竹眼巴巴的看着铺子墙根儿下的那一溜的铜鼎,想着它能煮的食物,口水都要流出来的。
        铜鼎不用搭灶台,直接烧火便能烹煮食物,这东西拿来煮火锅可当真是再合适不过。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到时候院子屋子也都盖好了,一家人围在一起烫点海鲜火锅吃,想想就要幸福的窒息了。
        玉竹到底是缠着姐姐将那铜鼎买了下来。
        把东西都放到蔡大爷车上后,姐妹三跟着陶婶婶又去了买肉的地方。城里海货便宜,但肉是真贵。一斤肥肉要十几个铜贝,瘦的也要七八铜贝。
        玉容称了十几斤肥瘦相间的,又买了骨头和大块板油。板油能熬出油渣,爹娘在的时候她跟二妹每月都能吃上一次。想想小妹都没吃过,她便干脆买了。
        这才刚出来一会儿,篮子就沉甸甸的,荷包却空了不少。玉容一时也想不起来还要再买什么,正要说回去,就听到陶婶婶说走的渴了,请她们去喝杯茶水。
        茶摊就在前面不远处,去歇歇脚也好。
        陶婶婶带着姐妹三坐到角落里,要了一壶茶水。早上出来的时候,玉容还准备了些饼做干粮,这会儿正好拿出来配。
        刚吃了几口,她突然听到了一道很熟悉的声音。
        “姚姑娘,请坐。”
        玉容抬头往前头一瞧,当真是魏平。他跟个姑娘在这儿是做什么?察觉到长姐在发愣,玉竹顺着她的视线瞧过去,也发现了前面那桌的熟人。
        陶宝儿的舅舅啊……
        他对面那个姑娘,眉眼间有些凌厉,年纪看着也有点大,所以这是在相亲吗??
        长姐又是在瞧什么呢?
        两张桌子挨的挺近,有心听的话,还是能听到其他桌子上的声音。姐妹两听到那姑娘先做了下自我介绍,是个家中有粮铺的殷实人家。
        “我呢,命不好,前头两个定了亲的都得病死了,他们便说我克夫。不知你可嫌弃?”
        魏平默默了喝了杯茶,摇摇头道:“我自己也是个不详的人,如何嫌弃姑娘。”
        只是不嫌弃,却不代表就要与她成亲。
        大人最近不知是怎么了,总是让冬婆给他介绍这样那样的姑娘。这茶摊他屁股都要坐疼了,还是赶紧吓走人回去吧。
        “姚姑娘,你这般坦诚,我也不瞒你。我呢,家中尚有一老母,早些年为着我断了腿,瞎了眼,如今每月都要花费不少银钱抓药。所以别瞧我是个小吏,日子恐怕过的比普通人家还不如。”
        往常他一说这话,坐下的姑娘无一不是找个借口离开,或是直接甩帕子走人。可今日这姚姑娘居然一动不动,还笑眯眯的瞧着他,瞧的他心里直发慌。
        “姚姑娘?”
        “这样瞧着,你还是个挺有孝心的。有孝心的人,人品想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至于过日子嘛,咱两成亲后,我的便是你的,婆母的病自然有我这个做儿媳的去照顾。你安心当你的差便是。”
        魏平脸色大变,这这这怎么就说到成亲了?!!
        不等他开口辩驳几句,就听到身后有道熟悉的声音叫了结账。那声音太熟悉了,午夜梦回,总是能听到她欢喜的叫着自己的名字。
        魏平下意识的站起身,想转身去看她,可是想想自身的情况又坐了回去,只捏着茶碗不说话。
        “怎么?老相好?我瞧着那姑娘眼睛都红了。”
        “姚姑娘,今日之事对不住了。我本无意成亲,奈何大人盛情安排,这才浪费了姑娘你的时间。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忙,我先回去了,姑娘你,自便吧。”
        魏平说完摸了两枚铜贝出来放到桌上结账,然后转身便走。
        姚青青看着桌上那两铜贝,眼里慢慢盈出笑意来。
        “啧,又打发了一个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