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白银令 > 第二十六章 西一棒槌

第二十六章 西一棒槌

小说:白银令作者:瘦生字数:6512更新时间 : 2020-02-08 16:58:00
  菊室阁门的门板随蒲柳绵薄的身体一并飞躺于过道:少年四肢发颤唇角渗血,满目惊惶却依旧傲骨铮铮。兰室四人推开房门入眼此幕,倏然皱眉,尽皆起立。臂缠绷带、手拄单拐的纪瑾,毒蜂似得盯着趴门板上的蒲柳,走近他骂道:“他妈的,你个ji巴攘的,活腻了不是,信不信老子现在就阉了你,让你他妈真正的男不男女不女。”

  看客愈攒愈多,仿佛见着了什么年代大戏。廉衡拦住意欲出头的唐敬德、瑶倌和蛮鹊,先一步踏出兰室,站过道正中心,冷冰冰道:“纪瑾。”

  “谁他妈叫……”甫一转身,辨识廉衡,皱眉毒蜂立时变成了要命黑煞:“是你?!你竟然还敢出现在老子跟前。”

  “有何不敢。”

  “老子现在就要你命。”

  “呵”,廉衡双手负背,扫眼愈攒愈多的五湖四海特地赶来“看戏”之人,可还真不想让他们错过一出好戏。冷笑一声,道:“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以为人人尊你声爷尊你声君,是把你当什么东西了嘛?!还是将户部尚书当什么人物了?!”

  “你他妈……”

  “您除了他妈和老子,可还识得其他脏话?!颟顸无能粗俗不堪,目不识丁胸无点墨,烦请家里拴好,别跑出来乱吠。”纪瑾一个拳头直接呼来,廉衡犇忙退开,“嚯,还能行凶。怎么,施步正上次没摔死你,还想再摔一次。”

  “你他妈……”

  “我他妈挺好。就是不知,纪大人可好啊?哦,忘了,这大儿子三年前将些脏银买了个进士出身供职于太仓,如今叫人一举揭发罚俸三年,二儿子三儿子又被吾皇终身取缔了科考资格,得是气得下不来床了?嗯嗯嗯不对,他焉敢气病在床,这个月的京官俸禄可还迟迟未发呢,纪大人屁股底应坐了个火盆才对!要草民说呢,这户部连年积欠,太仓库人形老鼠又多,纪大人上顿揭不开下顿,应该的,寝食难安,也应该的。”说时他哎呀叹声气,“你说这人鼠银鼠到处拉屎,是你爹这户部尚书本是个病猫呢?!还是他这位小眼老贼也是只鼠?!”

  “我他妈弄死你。”纪瑾牙眦欲裂,恨不能将他磨成齑粉,抡起拐杖就冲其呼啸而来。当此时,飞来一颗坚果,纪瑾哐当倒地,拐杖飞躺一边。廉衡紧忙循望,却并未瞧到什么侠义人物,只当是寸步跟着他的俩暗卫。

  但唐敬德已然捕捉到,那消逝于人群中的倩影。游神捏紧他手底本欲飞出去救场的一枚坚果,忽而温柔一笑。

  廉衡睨着趴地上的纪瑾,失笑道:“嚯,这么大跪礼,小民还真是收受不起。”

  纪瑾攥紧拳头,鸷眼喷血:“你……你给我等着。”

  “等着?等什么?”廉衡蹲下站起,看着扶起蒲柳的瑶倌、蛮鹊,冷然道:“我还告诉你了,若敢动我身边人一指头,敢再来这里携仇报复。那日晚上,金翼没胆子上报的话,我替他上报。我叫你阖家上下吃不了兜着走。明白?!”

  自始至终躲屋内大气不出二气不吭的周鼐、纪同和纪添,皆面无血色地吞咽口口水,忙叫家仆将纪瑾搀起,连跌带绊的逃出春林班。瑶倌、蛮鹊和天香搀着蒲柳则忙往兰室里去。蒲柳负伤在身,却还是挣扎着谢恩。廉衡扶稳他,略略探了探他脉,道:“小子略通一丁点医理,只怕那贼人一脚,踹伤了你的肝腑。蛮鹊,速去请郎中来,不可耽误。”

  蛮鹊乖巧点头,临出门前,退回来又问:“公子,你手臂?我见那拐杖蹭到了你。”

  廉衡:“无碍,快去吧。”

  蒲柳再三致谢:“小公子大恩大德,昊天罔极。”

  廉衡:“不过逞了番口舌之利,无需再谢。”言讫,他思忖再道,“听闻这戏园子背后藏有贵主。却何以叫他们如此猖狂,任意揉搓你们?”

  瑶倌:“贵主深不可猜,谁敢叨扰。而我们,不过些婉颜承欢的贱民罢了,能赚缠头便是,讨些吃骂,本就无甚惊奇。”

  唐敬德面色不霁,凉薄接茬:“‘天命赌坊’隔壁的‘群芳园’,是这位户部尚书的大舅子开的,懂?”

  原来如此。

  敢情,上头竞争,下头代过。

  人群四散,尽皆回雅座品茶听戏。而夹站于人流中无心瞧戏的花蝶,及随他同来的张传安和石磐,已然面面厮觑,碎步望茶室去等着见面。要说这两位公子,真是一言难尽:张传安甫一听到洒脱不羁的国公府公子邀他到“春林班”听曲,畏惧惊喜担忧激动在他心底上上下下搅拌几十回,末了才跑去请示其父——宗人令张可法,该如何应对。张可法踟蹰徘徊几来回,方叮嘱他“速去速回,切不可同唐敬德学坏”。以是,察小慎微毫无主见的张公子虽一路表现地君子有仪,但传闻中的春林班“佳人”,早已让他内心的涟漪疯狂激荡,眸光更是春深似海。哎,想这些习惯于听从家人安排布备的世家子弟,确实禁不住唐敬德这老毒物拐带,张可法的担心不无道理;至于石磐,从始至终怯怯缩缩,形影动作猥琐不堪,倒不是他长得不端,相反,他身形颀长五官周正的很。可一拳下去一个坑,那种感觉,很难形容。他周身上下的怯缩,与小大或蛮鹊的截然不同,他二人是因顾虑旁人、顾全大局而生出的天生防御,此人的怯缩,是真正的怯缩,笼里的金雀,焉敢面对风雨。

  四人静坐茶室,张传安不停地张望着戏池子方向,扫了一眼又一眼来叙茶的瑶倌,而从头到尾不停啮指的石磐,防备过当地将廉某人扫了一眼又一眼。

  两颗空心假石头叫廉衡没来由嗤笑半声儿。他与花鬼互视一眼,一个:这两货色。一个:焉用试探。就这样,两位被莫名招徕的公子,未及深入欣赏春林班传闻中的明眸善睐皓齿流芳,就又被莫名其妙地施礼送客了。

  安妥好蒲柳,二人也作告辞,蛮鹊在廉衡临行前,递他瓶擦伤药水,廉衡无奈摇头笑着接过,温言道:“我家,在城南葫芦庙街的涌金巷生财口,得暇,欢迎你们去做客。”言毕,晃晃药瓶,“谢谢阿蛮。”

  一句谢谢阿蛮让阿蛮谢谢了终身。

  走出春林班,廉某人望着万卷屋方向,道:“我回寒窑。”

  唐敬德撩拨下腰间乌木雕,四下逡巡着那一闪而逝的倩影:“我乱转转。”

  二人“就此别过”“就此别过”的在春林班门前,齐刷刷丢人现眼施君子礼,叫暗卫都开始摇头鄙夷。唐敬德摇着扇子浪里啷当望人流混杂的朝天南街走,漫无目的,也不知要他自己究竟要寻什么。而廉衡,三步并作两步地望万卷屋奔。狸叔见他,白胡子不由飘起,而廉某人依旧腆着脸迎上去。如果说之前,狸叔对他客客气气长髯有礼,是将他当做陌生人座上宾,那如今的吹胡子瞪眼睛,则是将他视作了“家人”。

  狸叔:“小狐狸,亲自跑来,又没安什么好心吧?”

  廉衡点了点鼻尖:“嘻嘻。原本呢我是想让您老,歇息个把月的,可谁知,户部家的毒蜂今日非要蛰我一口,您说说,他上赶着让我捅他家的马蜂窝。我若坐视不理,不对不起他全家嘛。”

  “你再胡来,主子让老朽断你消息时,别怪老夫没作提点。”

  “所以要赶在他封我耳目之前。”

  “说吧,又要勘察什么?”

  “找个人接近纪盈身边的师爷,李蹇,吹两口邪风。”

  “譬如。”

  “譬如,圣祖在位时曾有实例:一御史受命清查内库,见各库纻丝绫罗、缟缯布帛衣衾褥,及椅杌画几、铜锡瓷木诸器皿,尽皆落尘生腐,遂上疏请旨充俸,圣祖批旨允准。既有先朝实例,现今做起事来,就有据可依。”

  “那今夕要以何物折俸?”

  “国库里何物最珍贵,何物又最多?”

  “自然是绫罗绸缎。”

  “狸叔玩我不是?”

  “胡椒、苏木如何?”狸叔顿了顿,方峻肃道,“这两样东西,一来国库收藏甚丰,足够供应;二来,胡椒、苏木历来由榷场专营,民间不许散卖。拿此二物折俸,官员容易变现。如此,纪大人才肯接招。”

  “无招之招。狸叔不愧为狸叔。”

  “百官领到本色俸、折色俸之后,又当如何?“

  “储济仓的闹事人,光有一些挽袖捏拳头、捅娘骂老子的军爷武夫可不够。”

  “你想让马党也掺搅进去?”

  “听说马万群的小舅子不是什么省油灯,吹口小风,火苗就能燎上天。他的东城兵马司,离储济仓正巧挺近。”

  “你可真是……”狸叔话说一半,沉默惯之。

  廉某人自然明白他吞掉的半截子话是什么,嘻眯一笑:“那我先走咯,万事仰仗狸叔。”从地阁出来,他奔到万银柜面,靠柜台前交叉着腿,晃悠悠问:“万银叔好啊。”

  燕子笺生意基本跑没影后,万银消瘦一大圈。他瘦了多少,对廉衡的怨气就有多重。可他却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不敢,因这小子现今已然是他主子身边的红人。尽管,还红得不是很明显。可就是觉得他将很红很红。万银瞥眼他,心说你个得志便猖狂的兔崽子,但他生性胆小无人能治,遂对眼前的世子府红人也不敢造次,只软着声怨着调,道:“今日什么风,把红人吹来了,日里不都是施步正跑腿么?”

  廉衡转身趴柜台上,丧丧道:“万银叔,我想赚钱。”

  万银:“赚钱?燕子笺生意都被你小子……都被小先生你搅黄了,没生意可做。”

  廉衡:“燕子笺生意不过你们的冰山一角,当我不知啊。”

  万银一时警觉。

  廉衡再道:“以我辞藻,稍加培养,市面上最畅销的小|黄|文,定能掺他一脚。”

  万银:“……你才多大……”

  廉衡:“有些阅历知识,同年龄无关。”

  万银:“……叫主子知道我让你写这些东西,我还能活……”

  廉衡:“不叫他知道不就行咯?笔名我都想好了,就叫‘正-气-郎’。”他一字一顿竖一根指头,十分地光明坦荡。

  万银稍加迟疑,尔后十分决绝:“不妥不妥。您还是走好吧。”

  廉衡挠头:“好吧好吧。那我继续当代笔咯。”

  万银:“燕子笺一落千丈。没文要你代。”

  廉衡:“国子监去的是拔贡资格,又不是入监资格。课业照多不误,待这两月风头一过,该来买文的照买不误,万银叔且等就是。”

  万银倒是很认可这话,毕竟,燕子笺生意,从被连根拔起至今,已慢慢长出些嫩芽。但他还是防备十足道:“那也不成。现今弘文馆、国子监上下有谁不知你就是那追命阎罗‘小孟尝’。”

  廉衡:“花师兄这大嘴岔子。”

  万银畏畏脖子,公平公正道:“这可怨不得唐公子。您现今是崇老身边的红人,老先生对你一举一动那是尤为关注。设若叫他知道你代人写了课业,这人还能再入仕嘛?且就说你,万一再留藏‘文眼’作物证,哪日心血来潮再跑朝堂告刁状,谁担得起这险。”

  “我是那种人嘛?”

  “你不是嘛?”

  “万银叔,你不要这样嘛!”他将“嘛”字拖得老长音,溜了溜鼻尖道:“事在人为,我不改名为‘正气郎’了么。”

  万银不吭声。

  廉衡:“‘燕子笺’生意若不能起死回生,你就不怕你主子冰你一眼?”

  万银闻声哆嗦,瓮声解释:“主子并非贪财之辈。燕子笺和楼上的那些乱七八糟,都是唐公子的主意,跟主子无半分干系。主子只叫我密切配合狸叔,管照好书本的印刷、卖好书籍尺牍。”

  廉衡三刮太阳穴,对眼前衷心不二却又天生胆小的人物,不知该如何是好。思忖一刻,乌珠一转,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万银叔,小子之所以筹银,是想帮个半大毛孩。他跟我家小大一样,乖巧懂事,奈何身陷春林班前途渺茫。我这人十恶不赦惯了,难得有颗真心,你就当成全我了。你也知春林班赎金绝不会低,小子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也只有这笔杆子值几个钱,算我求您。”

  万银几番挣扎,各种纠结。

  廉衡趁热打铁道:“相较代笔,写书来钱更快,咱不叫人知道了就行。”

  万银重重呼口气:“还是不妥……万一……”

  廉衡:“没有万一。就这么定了,半月之后,我给您带一篇短小精悍的‘世情小说’来,包插画。”

  万银:“……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廉衡:“叔,走咯。”言讫,大步流星。

  狸叔从地阁上来,瞥见他乐乐涛涛的背影,对万银道:“这小狐狸,主子估计要关笼子俩年,磨一磨爪子了。”

  万银油然叹气:“那也得关得住才行。”

  狸叔将廉衡意欲搅弄京官发俸一事的具体情节,送呈世子府后,明胤看着信札,没来由扶额。春林班他尖酸刻薄的一席话,暗卫才刚禀报完,大人物还未及卷眉,狸叔的信这便到了。末了,明胤支手撑书案上,闭着眼,食指有一滴没一嗒的敲着案几,又开始沉檀凝香。也不知在想什么。

  秋廪恭站下首,语气似酸似甜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再这般兴风作浪、穷巷追狗,人人得而诛之。”这话乍一听,仿佛廉衡是什么夤缘钻营、无恶不作,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情却又能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的恶人。

  明胤沉默了大半时辰,方心事重重道:“告诉狸叔,找人提点李蹇时,额外提点他‘本色俸,最好多折一石米。”

  秋廪:“为何?”

  明胤:“‘胡椒苏木’虽属上等供品,满京官吏变卖,必将一文不值。六品以下清官,如此流年恐难售出。米是百姓日需,于他们,更易变卖,不致断源。”秋廪闻言惭愧,直觉自己火候尚浅,思虑欠周。而明胤再道:“储济仓那边,派几个便装跟着,武夫闹事时,谨防人命。”

  秋廪答允,旋即短叹:“他倒好,四处惹事生非,却叫主子善后。”

  明胤未置一词。

  秋廪再道:“您看,要不要顺势……”

  明胤:“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围而不歼,才可避免鱼死网破。”

  秋廪:“他这一围,纪盈的户部尚书之位,怕是保不住了。敖马两党,必将为空缺职位争到不可开交。太子那边,估计也会使力。”

  明胤起身,近窗盯紧圆月,末了淡淡吩咐:“护好葫芦庙,即可。”

  从“盯紧”到“护好”的辞气转变,秋廪已不再抗拒,毕竟,廉衡的过度颖锐和洞悉人心,对世子府当真有利,且他上次在小鬼面前吃了个闷亏,他若再三再四咬着其“真身”不放,无疑让明胤最难堪。好在他近日的兴风作浪,每一件都心向百姓心向世子府,比起“配合”,“戒备过当”显然不适合局势走向。一番退一步海阔天空,秋廪也就释然了。

  然而明胤却又冷不丁一句:“莫再涉足地牢。”

  秋廪闻言一颤。但他明白,廉衡狱中十日时,他悄悄审问段昌一事,明胤总会知道,冷静一刻便平复语调道:“属下并未向段昌透漏,傅家尚有骨血残存。便是残存,又非他段家那位外甥。”

  明胤深知秋廪只是一心想着为世子府坚壁清野、肃清道路,便未作责怪,只沉沉道:“有些人,该永远沉在地底;有些事,不该一提再提。提多了,他会嗅到味。明白?”

  秋廪垂首:“明白。”

  当此时,施步正粗声粗气的叫喊从远处刮来,飘进书房,秋廪没来由气恼:“主子,施步正摔伤纪瑾,金翼究竟未敢上报什么,他对我们竟只字未提。不知不觉,他倒换了东家。”

  秋廪一脸醋意。明胤却微不可查地笑了。

  狸叔能被明胤尊称狸叔,自有他大智若愚的钢铁手腕,一番精密快捷的布备,未消两日,云衣店的莫大老板便和纪盈的师爷李蹇牵线搭桥“好上了”。二人在抱月楼推杯换盏,莫兄李兄的聊南说北,话题很快就有口无心地扯向了“焦头烂额又火大起泡、痔疮一并发作”的纪盈身上。是夜,刚遭廉衡刺激谩骂的纪盈,想都没往深了想,蒙头就将李师爷急忙熬出的“绿豆汤”喝了碗。粗粗禀知下敖广,就连夜召见了左右侍郎章进和卢尧年。章进老滑头,上头说什么是什么,反正决议非他定,降罪也降不到他身上,而卢尧年更不消说,有跟无没区别,因而他不管嗅到了什么不妥的气息,也只是耳朵一耷眼睛半眯,死声默气。

  以是,汪善眸未及阻止,户部的奏章便加急递进了大内。次日开朝,深知太仓银已趋向拮据的明皇,只能批红允准。纪盈喜刷刷领旨之际,傍朝听政的明胤,微不可查噙抹笑。至于太子明晟,情知胡椒折俸,必引动荡,自然是静站一边,惬意看戏了。

  论及明王朝俸禄,主要包含皇室宗藩之俸禄和文武百官之俸禄。后者简称“官俸”,百官私底斥其“最薄”,倒也并非“真薄”,首先是庞大的宗藩群体,寄生滋长,总要造成狼多肉少的局面;其次,要明白法定正俸并不薄,就文职而言,九品十八级,各级俸禄皆有明确标准。自先朝起,正一品九百石至从九品五十石,按米石计俸,逐月发放,无有违制,但就是令百官怨声载道,究其主因,正是在实际支付俸禄时,朝廷并未依照法定标准支付本色俸米,而是实行繁杂的折色----及俸禄的支付,总是由禄米折为钞、绢等物。其中尤以宝钞折俸,遭百官厌弃。通行宝钞一日一降,所谓折俸完全就是变相削俸,自然人心惶惶。因而,这俸禄制度和俸禄制度的执行的严重脱节,才造成如今的“银道为王道”的悲哀,才造成百官寡廉鲜耻、巧取豪夺的贪婪局面。

  厚禄未必养廉,但薄俸,必然会导致“臣尽行私”。官场堕落,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愈演愈烈。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明胤,真正协助廉衡的原因。

  因而在秋廪论说,廉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个中心时,明胤只是暮沉沉道:“有人曾朝堂直谏,‘百官所受俸,或米,或折以钞,钞不行而代以银,以是粮之重者愈重,而俸之轻者愈轻,其弊,就在以钞折米,以布折钞,以银折布。百官几经折腾,到手之钞却如废纸一张。故今日贪取之风,所以固胶于人心而不可去,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明胤顿了顿再道,“一切症结,脱离不开宝钞。从始至终,他盯着的,都是钞政。”

  秋廪已然猜晓,明胤引鉴的这段话乃出自傅砚石之口,因而犹疑片刻,才道:“所以,他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户部尚书下狠手。”

  明胤冷冰冰道:“这才只是开始。”

  一切才只是开始。

  秋廪:“狸叔已将事情安排妥当。伍力彪,怕是吃不了甜头。纪盈,估计要伤筋动骨。”

  明胤:“纪盈尚未穷途。他要做的,也绝非扳倒一个户部尚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