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我是宋哲宗 > 第九十六章 置若罔闻

第九十六章 置若罔闻

小说:我是宋哲宗作者:荒唐假绅士字数:1635更新时间 : 2019-12-14 23:55:46
  从今日早晨开始,整个京都汴梁城内都是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件事情上。

  其一,昨日朝会上讨论的内容以及晚宴上的发生的场景经过发酵,传遍了整个京都。

  其二,与西夏使节的谈判今日正式开始。

  其三,夜市凶杀案在孟尝的调查下已经水落石出。原本赵顼命开封府限期三日破案,而孟尝仅仅一日便已经查明案情。这使得孟尝的威名更上一层楼。

  其四,副相范纯仁与部分官员士子正式对外提及建立忠恕学派的设想。

  从范纯仁等对忠恕学派的阐述中,明眼人都知道这学说是范纯仁以自己所学为基础,以忠君爱民思想为根基发展而来。让他们惊骇的是,在范纯仁学说中竟有王安石新学的影子,这无异于在朝廷内外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几件事哪一件都不是小事!在平常时期,这任何一件事情放出来都是能引起举国关注的大事件,何况现在这些事都已经挤在了一起。

  而后几日,在朝野沉浸在吕公著与范纯仁正式分裂的动荡中的时候,宋夏谈判迅速落下帷幕。

  开封府带回去协助调查夜市案的一众亲历者也陆续从开封府走了出来,当然,其中也包括萧楚等五名契丹人。

  夜市案就这么悄无声息的了结了,再没引起任何波澜。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讨论也因为开封府宣布结案而逐渐趋于平淡,再没有引起一丝涟漪。

  于此同时,京都皇宫中的那位对宫外的动静置若罔闻。整个皇宫中传出来的命令也皆是由都堂中的宰执们发布,赵顼竟然没有哪怕任何一丝动静。

  一直到宋夏谈判、宋辽谈判结束,到后来的西夏使节、辽国使臣离开京都,赵顼都再没有露过面。如果不是谈判结束后,文书送到宫中交由赵顼御览盖章后方才能生效,文武百官真的以为赵顼出了什么意外了。

  这一切,实在太过不同寻常。作为一国之君的赵顼竟然在宋夏谈判、宋辽谈判的过程中未发表过任何意见,这能正常吗?

  就这样,文武百官们就这么看着两国使节离开了京都。

  辽国使臣们虽然是带着大宋的岁币离开的,且一众使臣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但微笑中怎么都带了一丝不自然。

  按理说,辽国使臣此来大宋的目的是达到了的,按照谈判结果,大宋如数提前缴纳岁币,为何他们还会如此?只有负责与辽国谈判的曾布等人才清楚辽使脸上的那丝不自然究竟是为何。

  夏国使节团离开的时候整个使节团成员的脸色都很是凝重,有些人的脸更直接是哭丧着的。从谈判结果来看,夏国使节如此表现也实属正常。

  宋夏两国和约规定,宋夏边境黄河以南土地正式划归为大宋疆域。自和约签订之日起,夏国以良马交换大宋岁赐,以缔结友好盟约等等。

  从结果来看,此次大宋与两国谈判无疑是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果。尤其是与西夏的谈判,无疑是巩固了前线的战果。

  踏上回程的西夏使节团中,一众未参与谈判的年轻官员对谈判结果很是不满,他们没有想到,此次谈判竟然是以这样丧权辱国的结果收场。

  “没想到我们此次出来竟然成了国贼,你们看看这结果,负责谈判的大人们怎么有脸同意这份结果的?”其中一年轻人气愤的对着身旁的人抱怨道。

  “唉,我又何尝不是这么想?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夏国?”旁边的人叹气道。

  “你们别这么说,大人们也不想的,这也是情势所迫。”旁边一年纪稍微大些的官员轻声呵斥,此人年近中年,在西夏使节团中算是年纪稍长的几人之一了。

  “什么情势所迫,都是借口。”最先说话的年轻官员不屑的说道。

  “你们是不知道,据我听说,一开始梁乙逋等几位大人与宋人谈判时可是寸步不让,为此僵持了两日。到第三日谈判中途,梁乙逋大人是得到了什么意外消息方才退让的。”只听中年官员继续道。

  “什么得到了意外消息,我听那梁勇说,那日是大宋皇城司突然送来的消息。那些宋人看到消息后态度便大变,变的越发趾高气昂。而梁大人看了消息后方才退让的。”旁边又一人插话道。

  “……”

  另一边,回程的辽国使节团中,知晓谈判内情的成员脸上并没有太过兴奋,反倒是不知内情的年轻人们对成功完成此次任务感到很是兴奋。

  耶律乙辛此刻感觉很是憋屈,原本可以圆满完成的任务,就因为契丹族这五个年轻人,差点功亏一篑。虽然成功带回了岁币,但还是要以五百匹战马来弥补契丹族年轻人的错误。而这些,都是不可能出现在和约中的。不得不说,这个错误的代价有点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