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等你在田园 > 第十八章 招揽生意

第十八章 招揽生意

小说:等你在田园作者:名流168字数:4906更新时间 : 2021-04-11 14:56:31
  
王张氏和王宝儿,母女二人,由于是第一次摆地摊,心中多少有一些紧张。
她们的脸上,也有一些不自在,不过,这里摊位多,人流量也很大,更主要是的,目前没有竞争对手。
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客人,王宝儿略微低了低头。
王宝儿原本以为,不过是寻常的摆地摊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等真正站在地摊前,她总算体会到,摆地摊的尴尬和艰辛。
王宝儿转念又一想,现在窘迫的生活环境,自己要是再不努力赚钱,王家说不定,就要断炊烟了。
“售卖好吃的冬笋,独家经营的冬笋啊,又嫩又脆的冬笋啊。免费品尝,各位路过的客官,快来看一看啊,大家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啊!”王宝儿不再扭扭捏捏了,她不由的,大声叫卖起来。
“各位过路的客官,千万不要错过啊,保证你吃过一次还想吃,鲜嫩清香的冬笋,便宜卖了,十文一斤啊。”王宝儿继续,卖力的吆喝着,尽可能的招揽一些顾客。
作为现代人,王宝儿的适应力超强,她在内心,反复纠结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坦然面对。
呵呵,这是典型的王婆卖瓜----自己夸自己的好!
王张氏站在旁边,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接着,她就笑得停不下来了。
其实,王张氏也想当街叫卖的,但是,到底是第一次,上街售卖东西。
她的脸皮薄,难免有些难为情,一时也拉不下面子,脸上染上了两抹嫣红,她站在一旁干焦急。
“呵呵,娘亲,你不用难为情呢,我们只有大声的叫卖,才会招引客人,这里这么多人都喊,谁会注意到咱们啊?”王宝儿好笑的,看了一眼娘亲王张氏,古人云:士为斗米而折腰嘛!
看见女儿眼里的淡定与镇定,王张氏的心里,一时也踏实了不少。
王张氏转头一想,若自己不招揽客人,到时就只能等着饿肚子。
“卖冬笋啦、又香又嫩的冬笋了,只要十文钱,便宜卖啦。”王张氏想通了,也跟着着女儿,大声的招揽着客人。
不得不说,王张氏和王宝儿的叫卖声,还是起了一定的广告作用。
不到一不盏茶的功夫,就引来了几位围观的客人,人们都是群居的高等动物,所以,大家都喜欢凑热闹。
卖相极好的冬笋,吸引了一些路人的眼球,慢慢的,围观的客人,越来越多了起来。
围观的吃瓜群众,伸长脖子,不断的打量着,木桶里诱人的冬笋,大家都觉得有一些好奇,纷纷七嘴八舌,不时地询问着。
顿时,王宝儿喜上眉梢,她极耐心的,一一地解答着,客人提出的疑问。
看热闹的客人,一旦多起来,就有一些顾客,忍不住掏银钱,买一些冬笋品尝。
有了第一位顾客,就有了第二位,王张氏没想到,才不过半个时辰,就做了开张的第一单生意,此时的心情,自然是极好的,情绪顿时高涨了不少。
王张氏喜笑颜开的,她心里暗想,今天这一百多斤冬笋,也许能卖好几百文钱了。
一个过路的中年男人,看见王张氏卖的冬笋,白白嫩嫩的,还有一些红红的调料,撒上绿绿的葱花,红,黄、绿,三种颜色,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了一起,吃食的卖像,格外好看,引人注目,让人食欲大开。
他忍不住走上前,认真的询问道:“大嫂,你这卖得吃食,卖相实在好看,就不知道味道如何?是否可以先品尝一下?”
问得好!客人咨询的问题,都在点子上了。
王宝儿直想,好好点赞一下,这位热情的客人。
若是在现代,也许,这位顾客,还是当娱乐记者的料呢,因为,他提出的问题,都是这么的现实。
“这位大兄弟啊,这款新鲜的食材,是我们自己制作出来的,味道,真心不错呢,客官若是不嫌弃,请先品尝一下。”王张氏嘴角含笑,热情的答道。
“而且,这款吃食,目前,只有我家才有售卖,因为,是祖传下来的,所以,独家经营。”王宝儿接过话题,继续卖力的推销着。
王宝儿自始至终,都笑眯眯的,她也不吝啬,拿出早已准备的,一大碗腌好的冬笋片,还拿出一大包竹签,将竹签递与中年男人。
所谓山不转水转,做生意,真不能太过呆板。
“大叔,大婶,你们都可以先品尝一下,冬笋,真的非常肥嫩鲜美。”王宝儿声音清亮,尤其是,弯唇笑起来,露出洁白的小虎牙,乌黑的眸子,亮晶晶的,美丽大方,又讨人喜欢。
听说可以免费,品尝吃食,围观的吃瓜群众,一双双眼睛,都直勾勾盯着冬笋。
大家都觉得非常好奇,众人纷纷拿了小竹签,戳了一些冬笋片,慢慢品尝了起来……
凡是品尝过的顾客,大家都一致觉得,冬笋,这款新颖的吃食,的确又嫩又脆,清爽可口,味道,果真鲜美无比,令人回味无穷啊。
既然,品尝过的客人,纷纷都说味道好,自然,就吸引了不少,顾客的购买欲望。
嘿嘿,这真是打免费的广告,王宝儿十分高兴,她微红的小脸上,也漾起甜甜的笑容。
“这位大叔,冬笋的味道不错吧?呵呵,这是我们化了很多功夫,才琢磨出来的新鲜食材呢。”听到顾客,纷纷称赞的声音,王宝儿浅笑盈盈的,亦继续,谦虚的说道。
她心里却暗自腹诽:我这一位从几千年后,穿越来的新新人类,难道,还忽悠不了,你们这群古人?在现代,姐对这些小吃食,早就颇有研究呢!
王宝儿又极耐心的,将冬笋煮鱼汤的方法,缓缓的述说出来,并将竹笋鱼汤,鲜美的味道,细细形容了一番,她还顺道将好几款,冬笋做菜方法,免费传授给顾客,譬如凉拌笋片,冬笋炒肉片,冬笋烧肉等。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还有不少客人,不自觉地“咕咚”一声,咽了咽口水呢。
一时间,顾客也没过多的讨价还价,大家都极爽快的,纷纷掏出钱购买尝鲜。
有了这么好的开门红之后,后面的生意,自然好做了许多。
王宝儿也没有想到,广告,会带来这么好的效果,才一瞬间,就招揽了这么多顾客,纷纷过来照顾,自家的生意。
才一柱香的功夫,客似云来,王张氏和王宝儿,二人手脚不停的,忙得团团转,王宝儿宛如打了鸡血一般,立马原地复活!
王宝儿原本就是,一位普通女孩,售卖的东西,好不容易有客人喜欢购买,这就能挣很多的银钱,如今,她怎么会不欣喜若狂呢?!
王张氏她们生意的好劲头,让其他一些卖瓜果,蔬菜的摊主们,一阵阵的眼红和羡慕,有的摊主,自言自语道:真不知这母女二人,从哪学来的新奇玩意?这小姑娘,如此伶俐,能说会道,不愧是做生意的料哟!
一群摊主们羡慕的,走过来也围观着,大家都纷纷,向王张氏她们,投来羡慕,加钦佩的目光。
有的风趣摊主,还不时的打趣着王张氏,还有不少的摊主,直接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没一会的功夫,王张氏的两大桶冬笋,就只剩下一小半桶了,大概有十余斤左右了。
王张氏粗粗的,数了数钱袋的铜钱,她的嘴角,居然不由的向上翘起,笑意慢慢的由嘴角,扩散到了眼角眉梢,最后,连眼眶中也盛满了笑意。
因为,才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卖了八十多斤冬笋,足足有八百多文钱。
王张氏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的银钱,自然高兴得眉开眼笑。
这时,一位身穿深红色,厚细棉衣的中年妇人,体型微胖,一张红润的圆脸,只是,脸上没少扑脂粉,抹得跟白墙似的,大红的嘴唇,挽着繁复的发髻,抹了不少的头油。
中年妇人乌黑的发鬓上,还斜插了一只银钗,钗头是孔雀开屏,细棉布的衣服上,还绣着大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年纪比娘亲王张氏略长一些。
天啊,这就是,古代审美观,和流行趋势吗?
顿时,王宝儿一双眼睛睁的老大,她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幸好,娘亲王张氏朴实无华,不然的话,每天都是这种打扮,会让人看着狂汗不止呢。
中年妇人,手里还挽着一个大菜篮,看她的模样,好像是大户人家的管家或采办。
中年妇人一边走,一边还不断的,摇了摇头,她嘴里不满的,嘟囔道:“唉,这么寒冷的天,新鲜的蔬菜,可真难买到啊?”
她继续四下注视着,努力的,寻找着各类新鲜的食材。
突然,她眼前一亮,看到前面不远处,王宝儿娘俩摆的地摊子。
“小姑娘,这吃食怎么卖啊?”她快步径自走过来,好奇的,微笑着询问。
“大婶,您买菜啊!这款新鲜的食材,是腌冬笋,才十文一斤,您要买一些吗?”王宝儿抬头一看,马上微笑的,热情招呼着。
大婶听了价格之后,微皱了一下眉头,她觉得价格,实在有些小贵,猪肉不过才十几文一斤。
“我不买啦,那个,我就是随便,过来问一下的。”中年妇人有些尴尬地,微红着脸,笑着说道,她立在原地,进退两难。  
王宝儿见她面带犹豫,就拿出一小包竹签,热情的递给中年妇人。
“大婶,您先尝尝,味道合不合适?如果不合您的胃口,我决不勉强您买的。”王宝儿爽快的,对中年妇人说道。
中年妇人一听,什么?竟然可以免费品尝?
中年妇人惊讶了片刻,又看了看光泽亮丽,卖相极佳的冬笋,于是,她毫不犹豫的,接过王宝儿递过来的牙签,在洁白的大粗碗里,随意戳了几片冬笋,缓缓的放入嘴里,慢慢的品尝。
“嗯,还真不错啊,想不到,冬笋的味道,竟然会这么,美味爽脆呢。”中年妇人品尝过后,马上就喜笑颜开的说道。
“这位大嫂,这款新鲜的食材,我们是独家经营呢,你多品尝一些吧。”王张氏和气的,大大方方的说道。
王宝儿又将冬笋炒肉片,冬笋煮鱼汤的方法,一一耐心的,告诉了中年妇人。
她萌萌的小模样,甜甜的笑容,和过早懂事的童言童语,一瞬间,就收服了这位中年大婶的心。
“嗯,味道真是不错,那就先买十斤吧,大嫂真的好福气,这么小的姑娘,就会帮家里做生意了。”中年妇人浅笑盈盈的,她有些羡慕的对王张氏说道。
“大嫂,您谬赞了,这是农妇的拙女,不过是从小做惯了,农活的粗笨丫头罢了。”王张氏敛目弯腰,满脸笑容,谦逊的说道。
然而,中年妇人听完,王张氏的一番话,她心里则感慨不已。
因为,她家的两个儿子,每天顽皮捣蛋,任性妄为,根本就是一副少不更事,懵懂无知的小毛孩!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气死人。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眼前的小姑娘,竟然如此乖巧懂事,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
中年妇人一高兴,她将木桶里,剩余的冬笋全部买走了。
中年妇人还笑着对王张氏说,如果府里的庖厨,煮出来的味道,鲜美可口的话,她保证,下次,还会再来光顾王张氏的生意。
看到女顾客,一脸满意的样子,王宝儿也不禁喜上眉梢,她得意的晃了晃小脑袋。
刚才,自己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下,现代满街都在喊的,一些促销手段,就让货品磬然一空。
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应该就和她现在差不多吧?王宝儿暗自得意的想。
借鉴了一下现代人,销售的成功经验,真是太方便了,……呵呵,这应该不算剽窃吧?
王宝儿发现,在这个不知名的异世,老百姓都生活在,小农村的经济里,人们自给自足的观念,太过根深蒂固了。
香田镇的集市上,大部分的农产品,大多是因为,村民家里堆积的太多,一家人实在吃不完,大家才会拿去市场售卖。
这才短短的二个时辰,王张氏,王宝儿娘俩,就把满满二大桶的冬笋,卖得一干二净了。
王宝儿看着,已经空空如也的,二个大木桶,冬笋终于卖出去了,她的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
终于有钱了,她辛辛苦苦期盼了这么久,现在,她们总算赚到了一些银钱,对于她家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
王宝儿来到异世这么久,终于赚到了自己,第一份劳动成果的银子,这可是希望的曙光啊!
这是王家第一次赶集,就把自家腌冬笋,销售的名声打响了。
王宝儿开心的,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她忍不住欣喜的笑了起来。 
嘿,条条大路通银子,这句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王宝儿从卖完冬笋的那一刻,就一直都保持,这一种欣喜亢奋的心态。
她暗自发誓,总有一天,她要数钱数到手抽筋。
王张氏也是微微,有一些吃惊,她不真实的摸了摸,鼓鼓囊囊,装铜钱的荷包。
王张氏实在没想到,今天,能赚了这么多个铜板。
不错,真不错!这让向来食不果腹,一穷二白的王张氏,精神振奋了不少,手里有了铜板的,感觉真是爽!
现在,她心也不慌了,秀眉也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毕竟,以前实在是真的穷怕了!?
王张氏看着,满满一袋的银钱,笑的快合不拢嘴,两眼眯成了月牙,快睁不开眼啦!
王张氏回过神,喜悦的笑道:“女儿,你可真能干,比娘亲都厉害。”
今天,王家售卖冬笋,起码有一两多银子呢。
古代一般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十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今天终于做成了一笔大买卖,王张氏笑眯眯的,她爱不释手的,不断的,抚摸着沉甸甸的布袋,往常的日子,都是一个个的铜钱积存,哪里有这实打实的碎银可爱!
现在,居然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银子,抱在怀里,还有些沉甸甸的,铜钱的碰撞,发出悦耳动听的叮铃声,王张氏是又高兴又担心。
她暗想,自己还是赶紧把这一大笔钱,拿回家藏放好,这样心里才踏实。
王张氏和王宝儿,一大清早起来,也来不及吃早饭,母女二人,又急匆匆的,走了十几里山路,只为赶赴集市卖冬笋。
现在,母女二人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王张氏抬头,看看头顶的太阳,已经快到中午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