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等你在田园 > 第十三章 腌制冬笋

第十三章 腌制冬笋

小说:等你在田园作者:名流168字数:6475更新时间 : 2021-04-10 18:47:47
  
《食笋诗》(唐)白居易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一大清早,村里的公鸡,开始了打鸣,一时间,打鸣声此起彼伏。
王家后院的树枝上,一群麻雀“叽叽喳喳”的,也吵个不停,王宝儿就是想睡懒觉,也无法继续睡下去。
王宝儿做了一些,奇异的怪梦,她久久不愿醒过来。
现在,透进屋里的阳光,实在有些刺眼了,她这才猛得睁开了眼睛。
也许,是昨天采收冬笋太累了,王宝儿感觉,好像才刚睡了一会,天就光亮了。
现在,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每天能一觉睡到自然醒了,当然,这是目前无法实现的,奢侈梦想。
窗外,阳光明媚,早早就透过窗户,钻了进屋里。
王宝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现在,她既然做不了花天酒地,游手好闲的米虫,那就做勤劳的米虫吧。
她眯着眼睛,慵懒地,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伸了伸懒腰,看了看从窗外,钻进来的明媚阳光。
王宝儿的心情,立马雀跃起来,她胡乱的,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慌慌张张的,赶紧穿衣起床洗漱。
古代的乡下,没有牙刷牙膏,最常用的,漱口器具是盐,当然,盐也是最好的杀菌剂。
灶房里,一阵锅碗瓢盆的声音传来,王张氏正手忙脚乱的,在煮着早餐。
只见王张氏,低头沉吟了片刻,她又水煮了二个鸡蛋。
“宝儿,你去叫弟弟起床,大家准备吃饭了。”王张氏看到女儿起床了,赶紧嘱咐道。
等到王宝儿,哄着石头起床后,她又带着弟弟到院子里,让石头洗漱干净,再回到堂屋时,饭菜早已摆好。
哥哥王健山,正在布着碗筷了。
王宝儿拿着粗面馒头,大口大口的吃着,此时,她的肚子饿的咕咕响,虽然,都是一些粗糙的食物,嘴里有些难以下咽。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娇气,要尽快适应,王家这种艰苦的生活。
王张氏把二个白水鸡蛋,分成几小份,虽然,每人吃到的鸡蛋不多,却吃的相当开心。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完简单的早饭。
王宝儿正准备收拾,饭桌上的碗筷。
大哥王健山看见妹妹王宝儿,一头黄黄的头发,因汗水而湿湿的,贴在她的小脸上,脸上有些淡淡的疲惫。于是,王健山自告奋勇,二话不说,主动收拾着一堆的碗筷。
王健山这般神采奕奕的模样,看的王宝儿目瞪口呆,只见他稳稳的端着,成堆碗筷的木盆,脚步生风似的,大步走进了灶房,他将碗筷,快速的清洗了一下。
现在,王家又开始了,忙碌而紧张的一天。
大家不仅需要处理好,家里的琐碎事,还要上山挖笋,这需要大家,抓紧时间采挖回家。
家里的冬笋,已经挖了一大堆,全部都放在,院子的一偏僻角落里,上面还遮盖了,一些枯草作掩饰,可现在,要怎么处理冬笋,大家挺伤脑筋的。
王张氏和王健山,仍然坚持上山挖冬笋。
王宝儿则被留守在家里,她需要处理一大堆的冬笋。
她走到院子里,看到有些冬笋,个头很大,想来是因为无人上山采挖,才让冬笋,在土里埋的时间长了,所以,长得这么肥壮。
王宝儿拿起扫把,先将三间屋子和院子,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
她又拿了一块抹布,打了几桶清水,把屋里的几件破旧的家具,都擦洗了一遍,看见家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她心中十分高兴。
然后,她又跑进了厨房,拿了缺了口的菜刀,三下两下,把竹笋给切开,剥出里面嫩白的笋肉。
石头蹲在一边,乖巧的帮着剥冬笋壳。
王宝儿感觉,石头不仅聪明懂事,而且,他越来越懂事了,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王宝儿的手掌,已不再娇嫩,不像在前世,一双修长,细嫩的纤纤玉指。
现在,虽然十指纤长,她的掌心和指尖,却有了粗糙的硬茧,她在心里,无可奈何的轻叹了一声。
终于,王宝儿,石头姐弟二人,剥好了三大木盆的冬笋。
王宝儿大步来到灶房,开始生火烧水。
因为,腌制冬笋,需要先焯一遍热水,以去除其苦涩之味。
她低头想了一下,将一部分冬笋,保留最多精华的中段,切成细长条状,放进干净的坛子里,撒上调料后,再用油纸密封好,做成了腌冬笋。
现在,锅里的水烧开,王宝儿将另外,一大盆的冬笋,倒入大锅里煮了一会。
煮好的冬笋,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清香,她将煮好的冬笋,小心的捞起来,放在大木桶里,用清水浸漂着,到时再切成条状,然后,用簸箕装好,放到院子里晒干。
这样的话,冬笋干就能储存很久,如果到时要食用的话,拿出来用热水,稍微泡发一下,或炒或煮或煲汤,味道都很鲜美。  
当然,这是王宝儿熟悉,且知道的笋干制法中,最简单的一种了。
其余的,一小部分冬笋,则打了清水漂泡着,这是王家做饭用的食材。
当然,冬笋的制品有很多种,晒笋干,只是其中的一种,之所以,王宝儿做最简单的晒笋干,主要是因为,笋干制作时省事,取食也十分方便。
当然,若能挑到香田镇的集市上,出售一部分腌好的冬笋,这也是一条赚外块的路子,恐怕,价钱也不会太低吧?
下一刻,王宝儿的双眼,就光亮了起来,刚才的颓废与疲惫,居然不翼而飞。
王宝儿暗想着,她甚至有一种预感,冬笋,将会是她人生,第一桶金的收入来源。
连续几天,王家的饭菜,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餐桌上,都有冬笋做出来的菜,大家可是百吃不厌。
鉴于冬笋做的菜肴,这么可口好吃,大家更增添了采挖冬笋的信心。
有了这份信心和动力,一家人上山采挖时,也就更加卖力了,而且,都特别的有干劲。
王宝儿,更是一刻也不能歇息,她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冬笋的制作中去了。
剥了外壳的冬笋,肉质白白净净,脆嫩,十分惹人爱。
王宝儿伸了伸小MAN腰,又不停的,左右晃动了一会,接近麻木的腿脚,她长时间弯腰工作,现在,腰肢十分酸痛,腿也麻木不已。
王宝儿之所以,选择另辟蹊径,大量制作腌冬笋,主要是,腌冬笋的味道好,吃瓜群众能接受,而且,比卖新鲜冬笋,利润更大。
香田镇的市场,应该还行吧?何况,自己也爱吃腌冬笋,连娘都是说好吃。
如果将腌冬笋做大,嘿嘿,到时候万一在镇上推广开了,银子就会滚滚而来。
王宝儿乐观的,她在心里,把前景描绘的很好。
王宝儿看到白嫩的冬笋,一时诗兴大起,她不禁想起,前世大诗人黄庭坚写得一首诗:
“竹笋初生黄犊角,
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春饭,
便是江南二月天。”
王宝儿和石头姐弟俩人,一个专心致志的,帮忙剥笋壳,一个忙着进出灶房,处理冬笋,忙里偷闲,王宝儿还逗逗石头,说几句笑话。
王宝儿姐弟俩人,不时的,说说笑笑,石头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王家真是母慈子孝,很有爱的一家人啊!
她远远的,看到村里的不少人家,屋顶都冒起了袅袅的炊烟。
王宝儿想到中午快到了,正想着准备煮饭,就看到王张氏,王健山二人,一前一后的走进了院子。
王张氏卷着衣袖,脸色晒得烫烫的,额头上,透着细密的汗珠,连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王宝儿赶紧端出一碗温水,浅笑道:“娘亲,你先喝一口水吧,小心碗上的豁口,咱家也该买几个新碗了。”
王张氏将茶碗,一把端起来,她仰头,一口气将茶水,一饮而净,她在山上采挖了一上午的冬笋,此时,干渴的喉咙,仿佛要冒烟了。
王宝儿又拿二个木盆,舀好清水,分别端给娘,和哥哥洗脸。
王健山放下身上的背篓,只见他笑眯眯的,从背篓里,拎出二条一尺来长的鲫鱼。
王张氏微笑着说:“这是下山时,你哥哥在清水河边,用竹叉捕捉的鱼呢。”
王健山早就渴坏了,现在,他大快步的跑进了灶房,喝了一大碗凉水。
此时,王宝儿郁闷的心情,早已烟消云散。
她高兴的接过来鱼,又忙着宰杀鱼,去鳞,清理内脏等,这二条鱼,正好用来炖鱼汤。
王健山走出了灶房,却不肯休息一下,随后,拿了一把柴刀,到后山去砍大毛竹。
回来时,肩上扛了二根大竹子,来到院子里。
“妹妹,知道你喜欢水果,这野果好吃,我专门给你采摘了一些。”王健山将一大包,树叶包着的东西,塞进王宝儿的手里。
“哇,谢谢大哥。”王宝儿惊喜的打开一看,原来是野生葡萄,红的发黑,圆溜溜的大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诱人的光泽。
王宝儿轻捻了一颗葡萄,慢慢的塞进了嘴里。
味道,比一般的葡萄香甜,不但多汁水,甜香,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葡萄,真的好甜,大哥也尝一个。”王宝儿一边说,一边拈起,最大最红的葡萄,放进大哥王健山的嘴里。
“嗯,味道真不错呢。”王健山脸色微红的,点点头附和道。
王健山的唇角,绽放一抹舒心的笑,他的眉梢,眼角,都染上幸福的味道。
“嗯,真的很甜,大哥摘的葡萄,就是好吃。”王宝儿有些狗腿的点赞道。
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被王张氏一家人,好好的呵护,让她感受了久违的温暖,
王宝儿将野生葡萄,清洗干净,端出来分给一家人吃。
王健山拿着柴刀,劈出细细的竹篾,按照王宝儿所描述的样子,准备做网罩,王健山在竹编这一方面,真的很有天赋。
王大江因为过世的早,王健山很小的时候,他就懂得做一些农家活,这些小竹编,哪里难得住他。
虽然,刚开始编织的时候,王健山仍有一些困难,毕竟,他以前并没有见过,真正捕鱼的网罩,更没有编织过,好在王健山头脑灵活,他默默的,独自坐在堂屋里,用心的反复琢磨。
几根细竹蔑,在王健山厚实的手掌间,来回舞动着,他试着一遍遍的编织,慢慢地,居然就顺手了一些,并没用多少功夫,渐渐的编出来网罩的原型,轮廓,很快,一个大竹匾,就已渐渐成型。虽然模样不怎么美观,但总算把捕鱼网罩,编织出来了,反在是自已家用的东西,勉强还算过得。
王宝儿惊讶的看着王健山,她没想,自己只粗略的,描述网罩的外形,哥哥王健山就能融会贯通,他真是智商超高的天才!
看着,低头只顾,编竹网罩的王健山,俊美的侧脸,高挺的鼻梁,厚薄适中的嘴唇,她想起来,自己曾在书上看过的一句话:你认真起来的样子,是我见过最美的表情!
王健山顺带还编织了,几个精致的菜篮。
王宝儿仔细的,检查了一下网罩,居然与自己在前世,看见的捕鱼网罩差不多,只不过,是由现代的尼龙网,变成了竹网罩。
王张氏好奇的问道:“健山,你编织的这个长物件,是什么东西?呵呵,这东西挺好看的,你呀,从小就心灵手巧,什么用品都能编出来。”
“娘,这都是妹妹,想出来的办法,我不过是,按照妹妹说的东西,琢磨着瞎编的呢。”王健山微红着脸,慌忙答道。
“宝儿,现在整天都想出,一些稀罕的东西,娘活这么大的年纪,还没见过,这么精巧,别致的竹篮呢。”王张氏满意的,继续点赞。
而且,王张氏还看见王健山,编出来的花篮,简直就像工艺品一样,眼睛都亮了,她从来没见过,这么新颖精致的小物件。
王宝儿想了想,又让王健山,将剩余的竹子,削成长约一寸半,二头尖的小竹签,完全是现代版的牙签嘛。
王健山二话不说,他现在对妹妹的话,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不一会,他就削好了一大把的小竹签。
“妹妹,你让我削这个竹签,用来做什么呢?”他眼中的不解,又多了两分,他有些奇怪的问道。
王健山好奇的,看着王宝儿,不解的询问到,他实在有些搞不懂,这些小竹签的用途,按照家里目前的情况,根本都用不上。
“哥哥,这个嘛,暂时保密,等到明天你就知道了。”王宝儿露出了,一个俏皮的笑容,却没告诉他答案,并且,还故作神秘的,对他眨了眨眼睛。
王健山觉得妹妹,自从摔伤醒来后,似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他觉得有些奇怪,甚至有些怀疑,现在的王宝儿,并非是他的妹妹了,
但一想到,王宝儿对全家的付出,王健山又觉得是自己多虑了,可是,通过这几天的变化,他发现,妹妹是真的有些变化。
静默了片刻,王健山若有所思的,深深的,看了妹妹一眼,自从妹妹病好以后,她的眼眸里,总有一些陌生的灿烂,似乎像在怀念着什么,又像在憧憬着什么。
但他什么都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问,古代的人,还是非常迷信的。
王健山暗想:不管眼前的妹妹,如何改变,只要,她心里装着这个家就好了。
王宝儿见哥哥王健山,不再追问下去,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她总不能告诉王健山,这是现代餐厅用的牙签,而自己,则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
王宝儿先煮好粗粮米饭,又将昨天采回来的生姜,清洗干净后,去了姜皮,切成薄片,就着锅里的滚水,连同处理好的,二条鱼一块入锅,又加了切得薄薄的冬笋片。
然后,倒了小半勺的菜油,放了一小勺香醋,再放了一点盐,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的炖着,焖了近半个小时。
等到鱼汤汁,炖的宛若牛奶一般乳白色,总算是大功告成啦!
呵呵,野生的鲫鱼,比起前世,养在鱼塘里,用饲料喂养长大,水质严重污染的鲫鱼,不知要强了多少倍。
就是不加鸡精,鱼的味道,也是无比的鲜美!
王宝儿揭开锅盖,十分满意的,看着锅里奶白色的鱼汤,她又放入一些,切碎的葱花,再用一个大粗瓷碗盛好。
她小心端着鱼汤走进了堂屋,又带石头,去院子里,清洗干净了小手。
石头拍着小手,一直乐呵呵的,笑眯眯的说鱼汤好香,今天好歹有一道荤菜。
大家说说笑笑的,坐下来吃饭,就着鱼汤,吃着粗粮做得大饼,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咦,妹妹,这鱼汤,你是怎么煮的?怎么一点泥腥味都没有?好香,好鲜美,好好喝。”王健山滋溜滋溜的,喝了一大口,浓香扑鼻的鱼汤。
他低头,认真的,看了看奶白色的鱼汤,一口浓汤下肚,不仅是满口生香,就连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王健山满意的,不停的点头,面对妹妹王宝儿,更是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王张氏害怕鱼刺,所以,她平时都不爱吃鱼,但和鱼汤一起煮的冬笋,却是她的最爱。
“娘亲,你挑一些鱼肚肉吃,没有多少鱼刺的,你尝一尝。”王宝儿微笑的说着,夹了一大块鱼肚肉,给王张氏的饭碗里。
王张氏试着咬了一小口,略微有些惊讶,“呵呵,这鱼肚肉,还真没有刺呢。”
“宝儿,你煮菜的味道,是越来越好了,以后,家里的饭,由你来做好了。”王张氏好心情的,打趣着说。
王宝儿小心翼翼的,夹了几块鱼肉,将碎小的刺,小心的挑了出来。
好在鱼肉里的刺,大多数都是大刺,剔出来并不费劲,不多时,她就将鱼肉中的刺,都一一挑出来了。
“弟弟,你慢一点吃,要是吃到鱼刺,立马就吐出来。”王宝儿柔声的说道,她将剔除好刺的鱼肉,夹到石头的饭碗里。
她担心弟弟,如果吃得太快,一不小心,被鱼肉中的,一些细小的鱼刺伤到。
“嗯,好啊,真好吃,今天的鱼肉,特别美味。”石头笑着夹了一块鱼肉。
石头谨慎的,细嚼慢咽,鱼肉,有层层分明的蒜瓣感,依旧保持娇柔,布丁一样吹弹可破。
他摇了摇小脑袋,得意地,把鱼肉塞进嘴里,鼓着小嘴,美滋滋的吃着。
王张氏吃得心满意足,没想到,平素里让村民,弃之如敝履的竹根,如今,却成为餐桌上,一道红红火火,非常美味的下饭菜,她忍不住,用赞赏的眼光看着王宝儿。
王宝儿心想,做一顿饭容易,可要我天天做无米之炊,那就真的太难为我了,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是自找麻烦呀!!
“宝儿的厨艺,果真是不错啊!”王张氏浅笑盈盈,不停的点着头。
“这鱼肉的味道,真的很特别,没有半点鱼腥味,鱼汤,也是特别的鲜美可口。”王张氏继续夸赞着,女儿的好厨艺呢。
王宝儿看见全家人,都对自已煮的鱼汤,非常的喜欢喝,几乎每个人,都吃了一个碗底朝天,还连连夸赞好吃,她心里也禁不住高兴。
她最喜欢喝一口,这样纯鲜的鱼汤了,既美味又有营养!
然而,鱼汤,之所以如此鲜美,得益于古代河水,优质的水环境,才能养出,如此肥美娇嫩的鱼。
看着大家,美滋滋的喝着鱼汤,王宝儿咬着下唇,心中百转千回,也许,自己哪天,又莫明其妙穿回去了!
不过,在穿越回去之前,现在,先体验一下古代的生活,也是不错滴!
石头似乎愈发的能吃了,他的个头,也长高了不少。
石头接连喝了,二大碗鱼汤,他不停的,摸着圆滚滚的肚子,一直说自己吃的好饱,眼睛却看着桌上的鱼汤,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娘亲,人家吃得好饱哦。”石头嘟着小嘴,笑嘻嘻的,撒娇着道。
“你一定是吃得太多了,快到院子里走走,也好消消食!”王宝儿浅笑着,摸了摸石头的小脑袋。
一家人吃过中饭后,王宝儿赶紧收拾碗筷,用木盆到灶房,装一些热水洗涮,农村使用热水,还是好方便的,因为木柴多,灶上一直有热水。
所以,冬天洗碗,也不会觉得很寒冷。
王健山拿着网罩出门,准备到河边,安放捕鱼的网罩,他按照王宝儿所教的方法,先去潮湿的土里,挖了一些蚯蚓,放到网罩里做诱饵,将网罩安放到,水深鱼多的地方。
做好捕鱼的事情,王健山又朝山上走去,准备再砍一些木柴回家。
王张氏则送了,一大碗鱼汤给田婶家。
因为,田婶自从怀孕之后,嘴就变刁了,吃什么东西,都没胃口。
田叔做的鱼汤,她总是嫌弃,鱼腥味太重,实在无法下咽,她自己做的饭菜,也不合乎她的胃口,现在,她看起来精神不太好。
同时,王张氏又将石头,送到田婶家,托咐田婶,帮忙照看一下石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