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碧落之门 > 第九章 天地有正气

第九章 天地有正气

小说:碧落之门作者:好溪之澜字数:1260更新时间 : 2020-10-06 10:23:55
  
白居易叹道:“自肃宗以阉人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军九节度,历代权阉皆统领神策军。将军想必是知道的,神策军乃我大唐禁军,武备、人数、战技、士气,天下诸军无出其右。阉党掌控了这支军队,也就将天下大权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手里,无兵无权的皇室,他们怎么又会放在眼里呢?先朝敬宗皇帝,就是被……”说到此处,白居易欲言又止,将呼之欲出的半句话又咽了回去。
“先帝怎么了?”杜慎言不由自主地追问道。
“先帝就是被阉党所杀!”李昂以平缓而低沉的语气接过白居易的话头,一字一句说道,“其实何止是朕的皇兄,先朝的顺宗、宪宗亦是被宦官所害。可叹我大唐皇室的生杀予夺,竟然都掌握在了一群阉人手中!”话毕,李昂已露悲愤之色。
杜慎言只觉得今日所见、所闻均是怪异莫名、于平日难以想象之事。虽然其向来认为朝堂之争本无是非善恶,但皇室被阉党压迫戕害如斯,无法不勾起他强压于内心深处的正气。
正气,即是正义感,既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社会负担,缺乏正义感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但作为个人,如若正义感太甚,则会给自己增添很多麻烦、障碍,有时甚至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杜慎言虽然年轻,但却十分懂得正义感过甚所隐藏的危害,平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压制着内心深处的正义感,他的最大愿望,就是作一丛没有思想的芦苇,随波逐流,平顺安康地过完这一生。
但正义感其实又是一个人的性格,有些人注定就不可能压制内心的正义感,而杜慎言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杜慎言的正气正不断从心底喷薄而出,在胸腔不断激荡,很快就要转化为一声怒吼:“阉党实在欺人太甚!”
但,他还是将已到嘴边的话语咽了回去。杜慎言明白,在无穷大的世界面前,自己只是渺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一粒尘埃,一粒尘埃的最好归宿,莫过于波澜不惊地过完自己平凡的一生,如若有幸能得到一丝阳光的照射,闪烁哪怕一刹那的光芒,那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身为尘埃,就要有尘埃的觉悟,当尘埃妄想着成为主角时,往往意味着灾难与毁灭的开始。
杜慎言更明白,现下的情状,一旦自己压制不住发乎本能的正气,在李昂和白居易面前豪言壮语,那自己这粒尘埃马上就会成为时代的主角,往后自己将收获什么,不清楚!但往后将要怎样的付出和担当,杜慎言却十分明白!为了一个本就腐朽将死的的李唐皇室,这样的付出和担当,显然是不值得的。
所以,杜慎言选择沉默。
杜慎言的定力,大大出乎了李昂和白居易的预想,由此二人更觉察到杜慎言的可贵。
李昂道:“将军果然人如其名、惜字如金,如此城府令人叹服。但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将军世受朝恩,却始终不愿与朕交心,是否有违君臣之道呢?”
李昂毕竟是权术老手,已然洞察杜慎言的心思,深知杜慎言虽然表面不作声响,略带只求自保的市井之气,骨子里却是一个极有正义感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在眉宇间、在言行中透露出一种凛然的正气,这种正气是能够被捕捉的,只需要有一定阅历沉淀的观察力。而李昂显然有这样的观察力,所以他对症下药,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给杜慎言压力,想要迫使杜慎言的思想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进。
但是,李昂小看了杜慎言。
杜慎言虽是年少,但对这个世界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比较成熟且很难被动摇的理解,世俗所尊崇的种种思潮、学说、信仰,在杜慎言的眼中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只是自己构建世界观的材料,其中有用的就拿来,融入到自己的世界观当中,没用的就毫不留情地抛弃。不加思考、迂腐地顶礼膜拜,那不是杜慎言的风骨!更何况,这段时间,杜慎言在思考问题总是会蹦跶出一些新奇的词汇,这些词汇虽是怪异,闻所未闻,内里却若隐若现地隐含着一些与这个时代大家所普遍推崇的思想观念完全相悖却是十分深刻的哲理,着实给杜慎言不少启发,也加重了杜慎言无视世俗影响的程度。
杜慎言双眼圆睁,毫不避让地直视李昂,眼神中充满了对李昂所极力强调与彰显的皇权、纲常的不屑,道:“末将虽然食君之禄,但向朝廷拿的每一粒米、每一枚钱都是靠着一身武艺和辛勤当值换的,末将的付出和所得是完全对等的,并不曾亏欠朝廷和陛下!”
李昂闻言又惊又怒,没想到杜慎言竟然敢出言相呛,竟然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
白居易倒是人情世故老手,见李昂身处尴尬,忙打圆场道:“陛下,杜将军毕竟年少,血气方刚,言语欠妥,望陛下宽恕!”
李昂倒也十分熟谙就驴下坡之道,故作嗔怒地摆一摆手,道:“罢了,罢了,下不为例!”
杜慎言心中通透雪亮,但其本就不爱与他人起无谓的冲突,故对于群臣二人的表演只是稍加冷眼,心理竟无任何波澜。
白居易见杜慎言在一旁淡然而坐,没有言语,便道:“杜将军,你似乎对圣上和朝廷心有芥蒂,能否详说与老朽?”
杜慎言冷冷道:“没有芥蒂,却也无甚瓜葛。白少傅,朝堂之争,争得都是一家一姓的荣辱,与吾何干!所谓的君君臣臣,只不过是儒家替朝廷编造地骗人把戏,末将也是不会理会的!你们找到我,无非是想让我和其他南衙士人一般,为你们所驱使,去做那毫无意义的朝堂之争,但是就如我之前所说的,朝堂只是帝王将相的朝堂,与我何干呢?末将也是喜读史书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前车之鉴,史书上比比皆是,我又何苦再去淌这趟浑水呢。故末将实难从命,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便向李昂和白居易分别作揖,就欲离去。虽然心中对帝王将相不屑,但从小的家学又使得杜慎言天然地遵从这些表面的礼仪。其实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是这样,无论内心的观点、见解和态度如何,礼仪规矩、待人接物的表面功夫总是分毫不差。
白居易此时又爱又恨,爱的是杜慎言年少老成,有着超越同龄人的见地与内敛;恨的是杜慎言桀骜不驯,世俗的规矩全然都不在他眼里,他认准的人、事、理,任你费多大功夫,都是极难改变的。
白居易虽是极其老练的政客,但面对杜慎言将要离去,竟也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他脑子里瞬间闪过了极多念头,忽地灵光一闪,向杜慎言喊道:“将军大可不关心朝堂争斗、李唐兴衰,但天下苍生即将遭遇浩劫,生灵涂炭、尸累荒野、乡里走兽、人烟灭绝,此等惨状将军也可视而不见吗?”
杜慎言闻言一惊,停住了往外走的步伐,转身问道:“何出此言?”
白居易答道:“将军你既然喜读史书,那有无想过,朝堂的权斗是一定会殃及池鱼的!秦末胡亥、赵高设计诱骗扶苏自尽,后又屠戮皇室、戕害忠臣,终招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汉末外戚阉党争权,皇室衰微,群雄并起,最终天下三分,相互征伐数十年,尸骨横野,百姓宁做鸡犬而不得!将军是爱读史之人,这些前车之鉴不会不知吧?”
杜慎言道:“这些我当然知道,但眼前的北司南衙之争,仅在高层中展开,对我们普通百姓尚无严重影响。我只希望这场争斗尽快平息,不愿加入争斗的某一方,对这场争斗作火上添油之举。”
白居易摇了摇头,作出一副无奈的表情,道:“将军,看来您对这场斗争的严重性还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要是您知道,仇士良和他的北司阉党正在里通外族,您还会觉得这场斗争只是朝堂之争吗?一旦仇士良引狼入室,那将是五百年前五胡乱华的重演呐,天下蒸黎岂不都要陷入万劫不复的炼狱中吗?”
杜慎言兀自不信老者,道:“你们南衙士人一直对外宣称北司里通外族,但北司现下已经对你们南衙形成绝对优势,有什么必要向外族借力呢?且吐蕃内斗正炽,无暇外顾,就算仇世良等人有借力之心,恐怕也无力可借。所以末将一直认为此类传言只是南衙北司互相口诛笔伐的手段,不足为信!”
白居易听后,不禁笑道:“将军毕竟年轻,谋事略显武断,您凭什么就认为老朽所说的外族即是指吐蕃呢?”
杜慎言闻言后又是一惊,道:“东北的室韦、契丹依附于回鹘,而回鹘与我大唐乃甥舅之国;西域的铁勒诸部及葛罗禄依附于吐蕃;新罗、东瀛、琉球等海外诸邦孱弱,且效我大唐之风已久,皆着中华衣冠,并无狼子野心。南诏虽与我大唐多有争端,但其只求自保。除了吐蕃,现下尚有何外邦能与我大唐为敌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ge99.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m.biquge99.cc